最近,硅谷的AI人才大戰愈演愈烈,先有Meta 重金"買人才",再有Windsurf "挖人才不惜賣企業”。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國,知名創新企業家陳天橋拿出的激勵體系,讓人耳目一新。
創業痛點:現金收入當下減少,期權兌現遙遙無期
業內人士分析,當前,傳統的薪酬激勵無法滿足AI優秀人才的期望,他們不僅看重當下價值認可,更看重分享AGI 時代高速發展的成果回報。
然而,現實中大多數初創公司采用的期權激勵模式,雖然在賬面上擁有可觀的股權,但受限于公司未上市、股權流動性差、退出機制不清晰等問題,最終很難變現。即便公司獲得融資,員工往往也無法在關鍵節點獲得現金收益?!凹炔幌脲e過期權,又擔心成為遲遲吃不到嘴邊的空中大餅”,成為AI人才的普遍痛點。
盛大方案:10/20/30/50 激勵體系
記者了解到,今年早一些時候,盛大集團創始人陳天橋在內部講話中,公布了頗為“驚艷”的"10/20/30/50"激勵體系,砸重金持續投入、耐心孵化內部AI創業公司,為優秀AI人才提供超過大廠的薪酬,更在短期獎勵、中期回購、長期激勵等維度進行了突破性嘗試。
陳天橋(盛大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天橋腦科學研究院創始人)
收入即分成,短期獎勵有保障
盛大旗下AI創業公司,產品一旦面世產生收入,除去變動成本,立即拿出 10%作為現金分成,若公司實現利潤,將按利潤的 20%進行分成,兩者取其高,讓每一步努力都能轉化為實在到手的收益。
融資回購機制,變現不用等上市
與市面上很多初創公司“只給股票、難以變現、上市遙遙無期”的傳統做法不同,項目如發生外部融資,盛大將用 30%的融資額主動回購員工持有的股權。即使公司未上市,員工也能通過融資獲得真金白銀的回報。
全周期股權激勵,兌現每一步成長
盛大集團創新性地設立了高達 50%的員工股權激勵池,分階段動態釋放:創業公司設立初期即預留 20%股權作為基礎激勵池,確保核心成員都能分享成長紅利;產品一旦上市并產生凈收入,立即追加 10%股權到激勵池;公司實現凈利潤后,再追加 10%股權;公司當前股權的 10%授予職能和服務部門,最終股權激勵池高達 50%,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求賢若渴:從游戲式管理到超級個體
接近陳天橋的內部人士透露,除了激勵體系,盛大還推出超級個體計劃(核心優秀人才創造大部分價值,組織的首要任務就是服務好這些超級個體)以及與之配套“高小輕”團隊(圍繞超級個體組建,素質極高、規模極小,成員極年輕)。此外,還有專為30歲以下員工設立的盛大青年薈。
值得一提的是,早就在15年前,盛大官網首頁最醒目的就是陳天橋手寫的話:所有的商業模式本質就是一條,最高的工資給最優秀的人才,最優秀的人才創造最大的價值。
梳理盛大過往新聞不難發現,求賢若渴的陳天橋一直致力于為人才發展營造創新機制。做網絡游戲的時候,他就推出了游戲化管理模式,所有員工可以通過完成本職工作、參與額外任務等多種形式獲得經驗值,達到一定階段即可獲得工資自動晉升,既有趣,又讓成長明明白白。當年,游戲圈創業者津津樂道的盛大的18計劃,每月18日陳天橋聽創業者講故事,好創意立即獲得投資,甚至還把豪華轎車車隊開到China Joy游戲大展現場接人面試。正因為此,過去10多年來,盛大被稱為中國互聯網黃埔軍校,走出了前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王者榮耀之父姚曉光等一批領軍人物。
退出互聯網一線后,盛大集團轉型全球投資控股集團,陳天橋也提出自己要從King轉型King Maker。今年在談到All in AI戰略時,他進一步指出:“我會把青年AI人才的成功,作為定義自己再次成功的關鍵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