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中國移動全球首發6G小規模試驗網 7 月 23 日消息,2025(第二十四屆)中國互聯網大會定于 7 月 23 日至 25 日在北京召開。本屆大會以“數驅新質?智創未來”為主題,聚焦 AI、5G-A / 6G、低空經濟等前沿技術。中國移動副總經理程建軍今日在會上分享了中國移動在技術研發方面的進展,稱今年中國移動研發經費達 391 億元。 最新資訊 一種無錨節點的協同定位算法 為了解決無錨節點協同定位過程中累積誤差的傳播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mesh網絡改進的map-growing算法。該算法首先通過推導參考節點與待測節點的定位誤差估計值,提出了基于幾何的虛擬錨節點共線度表達式;再根據多條件約束確定了虛擬參考節點建立相對參考坐標系,并實現了最優節點集定位;最后引入節點不確定度實現節點升級策略,控制迭代定位過程中累積誤差的擴散。在不同節點分布場景下的仿真結果表明,所提算法有效的緩解了協同定位過程中的累積誤差,取得了較好的定位性能。 發表于:5/12/2023 基于強化學習的自適應編碼調制策略 NTN(Non-Terrestrial Network)是面向衛星通信和低空通信的重要應用場景,標志著5G技術應用從陸地通信走向了空間通信,可以預見衛星網絡將是未來6G通信網絡中重要組成。為了滿足衛星通信質量要求、最大程度地增大系統容量,需要應用自適應編碼調制技術根據信道狀態信息在不斷變化的通信環境下動態調整調制階數和編碼碼率。人工智能在解決衛星高動態場景下信道條件快速變化所產生的問題具有明顯的潛力。采用基于強化學習的低軌衛星自適應編碼調制策略,解決了衛星通信環境的變化造成的門限表與實際信道不匹配的問題,與傳統ARIMA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算法相比提升達到20%以上。 發表于:5/12/2023 面向6G的通信感知一體化 通信感知一體化作為6G的重要特征和關鍵使能技術,實現了通信和感知的信息共享和協同增益。首先介紹了通信感知一體化技術的研究現狀,從學術研究和標準化進展兩方面進行了梳理,進而在網絡架構、組網和波形設計三方面對于通信技術和感知技術的一體化設計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總結分析。最后展望了通信感知一體化技術在6G的中發展趨勢并分析了可能面臨的挑戰。 發表于:5/12/2023 基于UWB的無人機自主導航系統設計 針對衛星拒止環境下的無人機導航,提出一種基于超寬帶(Ultra Wide-Band,UWB)技術的局部定位系統,實現無人機定位與導航。首先利用UWB技術實現測距,進而解算無人機在局部坐標系下的三維坐標,然后基于擴展卡爾曼濾波(EKF)融合多傳感器數據以提高無人機的定位精度。基于開源飛控Pixhawk搭建了無人機飛行驗證平臺,將UWB定位系統數據與飛控傳感器數據融合,對無人機在局部坐標系下的自主飛行進行了仿真。最后通過實驗驗證了基于UWB的多傳感器數據融合導航在無人機自主導航控制上的可行性,實現了無人機在地面平臺上的自主起降、對地目標伴飛等飛行導航任務。 發表于:5/11/2023 基于頻移鍵控的無線電能與數據共同傳輸方法 無線電能與數據共同傳輸技術可在傳輸能量的同時實現信息交互,近年來被廣泛研究。采用二進制頻移鍵控(2FSK)的方式將數據調制到能量傳輸通道,通過改變逆變器工作在兩個不同的頻率實現二進制信息的調制。數據解調電路利用鎖相環的頻率跟蹤特性實現信息的提取,即相位鎖定時可以輸出有效信號,不能鎖定時可以輸出電平相反的信號。通過構建原理樣機,驗證了無線電能與數據共同傳輸技術的有效性。實驗結果表明,提出的無線電能傳輸方法可以在電能正常傳輸的同時實現10 kb/s的通信速率,且能量傳輸從幾十瓦到幾百瓦變化時通信性能不受影響。 發表于:5/11/2023 低軌衛星通信中的波束跳變和頻率復用方法研究 面向廣域非均勻分布的業務需求,在多低軌衛星移動波束覆蓋場景下,聯合考慮跳波束圖案設計、波束頻率分配和傳輸功率優化,提出基于改進粒子群算法的波束資源管理機制,通過系統級仿真平臺進行了性能驗證。仿真結果表明,相比基于空間隔離角和基于優先級的波束資源管理機制,在full buffer業務模型下,所提機制可顯著提升用戶信干噪比和系統容量,且頻率復用因子越低系統容量越高。 發表于:5/11/2023 基于雙線性池化的實蠅分類注意力網絡 實蠅是國內外備受關注的檢疫害蟲,種類繁多。不同種類的實蠅外形大小相似,不易鑒別。此外,在實際應用中,鑒別實蠅的可用信息會受遮擋、視角、光影變幻等因素影響,導致實蠅自動識別工作難以進行。提出基于雙線性池化的實蠅分類注意力網絡,用于學習有效的實蠅鑒別特征。該網絡由顯著性特征模塊和跨層雙線性模塊兩個部分組成:顯著性特征模塊通過對不同卷積層進行濾波增強處理,實現特征增強;跨層雙線性模塊基于雙線性池化融合特征,確定注意部位,挖掘判別特征。在具有自然環境背景的實蠅數據集上進行的實驗表明,該方法效果較好,具有良好的實際應用前景。 發表于:5/11/2023 是德科技、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PL)和薩里大學三強聯合,在英國建立首個 100 Gbps 亞太赫茲 6G 連接 是德科技公司(NYSE:KEYS)近日宣布與英國國家物理實驗室(NPL)和薩里大學合作,在英國搭建了第一個速度超過 100 Gbps 的亞太赫茲頻率(sub-THz)6G 連接。 發表于:5/11/2023 如何解決超薄筆記本電腦的音頻挑戰? 在工作環境中,人們使用筆記本電腦的方式不斷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疫情使得遠程辦公已成為一種常態化。而在各種遠程位置的混合辦公環境這一趨勢則推動了對便攜性和更佳音頻體驗的更高偏好。根據 IDC PCD Tracker Historical 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圖1所示),行業正在加速采用超薄筆記本電腦。 發表于:5/10/2023 模組持續降價、RISC-V加持,Cat.1市場是否將迎來爆發? 隨著發展數字經濟上升為國家戰略,移動通信技術從“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領”,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的重點正在從消費互聯網逐漸轉向產業互聯網。隨著5G建設高速推進,2G、3G將逐步退出舞臺,承接海量中低速物聯網終端的LTE Cat.1/1bis成為助力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發表于:5/10/2023 ?…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