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最新文章 什么是iPaaS?集成數據流以創建新服務 如果說去年是“新常態”的起點,那么今年就是加速適應和發展的一年。事實上,許多企業已經通過實現云端分析、應用現代化以及部署敏捷的數據平臺,得到了良性的發展。隨著企業在云端實現現代化,他們正在轉向云原生和尋求集成平臺即服務(iPaaS)解決方案。那么究竟什么是iPaaS?下面我們就從iPaaS的關鍵用例、示例和供應商進行闡述。 發表于:8/5/2021 NSA發布Kubernetes安全加固建議 NSA和CISA聯合發布Kubernetes安全加固建議。 發表于:8/5/2021 懸鏡安全攜手中國信通院發布《軟件供應鏈安全白皮書(2021)》 《軟件供應鏈安全白皮書(2021)》著重分析了軟件供應鏈安全,梳理了軟件供應鏈的安全現狀,透過現狀全面剖析軟件供應鏈的安全風險及面臨的安全挑戰,有針對性的提出如何對軟件供應鏈的安全風險進行防范與治理,系統闡述了軟件供應鏈安全的防護體系及軟件供應鏈安全的應用實踐以供參考。 發表于:8/5/2021 信息安全之六大安全要素概述 我們在前文《芯片設計環境的安全體系概述》提出了“一個平臺、三層隔離、五層控制”的安全框架,將重要的安全要點以如下的框架形式呈現出來。以此基礎就可以系統和計劃性地架構安全方案,并結合安全技術和流程手段將安全風險控制在企業期望達到的目標之中。 發表于:8/4/2021 中國信通院發布《醫療物聯網安全研究報告(2021年)》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推進實施,“智慧醫院”“智慧診療”等創新實踐在推動醫療健康產業智慧化轉型過程中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以物聯網技術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的廣泛應用,促進了智慧醫療的進一步發展,使醫療數據能夠在診療過程中發揮更大的價值。 發表于:8/3/2021 劍指網絡安全頂級智庫,路云天網絡安全研究院正式成立 2021年7月30日,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國家信息技術安全研究中心、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和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路云天網絡安全研究院成立大會暨第一期云天論壇” 于中關村科學城四季科創中心成功召開。 發表于:8/3/2021 工信部召開會議 要求重點互聯網企業貫徹落實《數據安全法》 為加快貫徹落實《數據安全法》,指導督促互聯網企業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切實承擔起數據安全責任和義務,2021年7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委托中國互聯網協會組織召開重點互聯網企業貫徹落實《數據安全法》座談會。中國互聯網協會介紹了組建數據治理工作委員會、開展數據安全培訓、建立舉報投訴機制等工作情況?;ヂ摼W企業代表介紹了對《數據安全法》的認識和理解,分享了數據安全管理制度、技術手段建設、安全保護措施等經驗和做法,也對做好行業數據安全監管工作提出了意見建議。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及阿里、騰訊、美團、奇安信、小米、京東、微博、字節跳動、58同城、百度、拼多多、螞蟻集團等12家企業近40人參會。 發表于:8/3/2021 美國拜登政府網絡空間國際戰略動向及其影響 今年三月,美國拜登政府發布了《臨時國家安全戰略指南》(Interim NationalSecurity Strategic Guidance),該文件列出了美國當前國家安全的優先事項和戰略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外交政策和國家安全的總體愿景下,拜登政府逐漸形成了以意識形態、地緣政治、技術和外交等要素為支柱,以對華戰略競爭為主要目標的網絡空間國際戰略。這一動向與當前美國的國家安全威脅認知和對華政策的基本走勢相吻合。此前,拜登政府的一系列政策舉措也表明,美國已拋棄特朗普政府時期相對孤立的狀態,轉而依靠自身實力和盟友體系推進美國的網絡空間國際戰略。 發表于:8/3/2021 “零信任”的App合規技術能力 2021年上半年網信辦、工信部等部門總共發布了近10批次關于侵害用戶權益App名單的通報。App合法合規收集個人信息成為了前提條件,但是,隨著低代碼概念的興起,App的研發越來越趨向于結構化、模塊化、低耦合化?,F在App的研發工作更像是搭積木,使用現成的SDK、開源框架、開源代碼,像搭積木一樣搭出一個App。不難看出,App中的很多代碼并不是自己研發的了,而是由無數第三方形成單一業務功能模塊,自己將這些模塊整合起來實現自己的業務功能。通過模塊整合方式開發的App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無法控制各個模塊對個人信息收集的行為。 發表于:8/3/2021 《網絡安全審查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解讀 近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以下簡稱“網信辦”)發布了《關于<網絡安全審查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對《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內容提出了重要修訂。從此次修訂的變化,能夠看出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發展情勢的變化,也可讀出其對數據安全政策和產業的影響。 發表于:8/3/2021 機器學習在安全態勢感知平臺中的應用實踐 態勢感知安全分析過程中,通常由前端探針上報安全事件,如若探針配置不當,則會出現大量錯誤信息。平臺分析這些信息后,自然很容易造成安全事件的誤報,不僅妨礙安全運營團隊的正常判斷,還需要耗費大量精力進行二次排查處理。一些不成熟的態勢感知平臺往往還會忽略事件處理后的及時反饋動作,安全事件分析系統無法從過去的誤報中吸取經驗,造成誤報事件依然誤報的場面。 發表于:8/3/2021 法國情報部門證實在記者的手機上發現“飛馬”間諜軟件 據外媒報道,法國情報調查人員證實,他們已在三名記者的手機上發現了“飛馬”(Pegasus)間諜軟件,其中包括該國國際電視臺法國24電視臺的一名高級工作人員。 發表于:8/3/2021 內存安全領軍者「安芯網盾」完成超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 2021年8月3日,安芯網盾宣布完成超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高瓴創投領投,云暉資本、招商局創投參投,老股東藍馳創投跟投,光源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財務顧問。 發表于:8/3/2021 初創公司的網絡安全指南 初創公司的創始人常常會誤以為黑客不會在他們創業的公司身上浪費時間,因為他們還不夠大,不夠有名,沒有什么價值。 發表于:8/3/2021 左曉棟:重要數據識別是國家數據安全監管制度的基礎 7月28日,在第九屆互聯網安全大會(ISC 2021)上,由中國信息協會信息安全專業委員會、ISC互聯網安全大會聯合主辦的ISC-網絡空間安全治理前沿峰會成功召開。與會的眾多專家都對網絡空間安全和數據治理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見。 發表于:8/3/2021 ?…225226227228229230231232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