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全球首次!我國在白天完成地月空間衛星激光測距 4 月 29 日消息,據央視新聞報道,“天都一號”通導技術試驗星成功完成白天強光干擾條件下的地月空間激光測距技術試驗,這是全球首次在白天進行的地月空間衛星激光測距,標志著我國在深空軌道精密測量領域取得技術新突破。 最新資訊 雷達脈內調制信號時頻分布特征提取方法 針對復雜體制雷達輻射源信號分類識別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時頻分析的雷達脈內調制識別算法。首先對時頻矩陣在時間域進行等間隔分區,然后通過檢測區間內信號時頻能量峰值提取其時頻特征,最后用支持向量機實現了分類識別。該方法以信號時頻能量峰值分布的差異區別不同的雷達脈內調制方式,有效降低了特征維數。仿真結果表明,該方法對雷達脈內調制具有較好高識別正確率,而且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 發表于:9/5/2018 一體化殼體電容式電子測壓器的低功耗設計 針對一體化殼體電容式電子測壓器實驗前要隨彈保溫48~72 h以及電池容量有限的矛盾,從以MSP430單片機為核心控件、高效的電源管理和合理可靠的時鐘頻率分配三個方面對一體化殼體電容式電子測壓器進行低功耗設計。通過實驗,測壓器最大工作電流小于18 mA,休眠態電流僅為0.02 mA,工作狀態基本滿足火炮內彈道試驗方法的要求,驗證了該電子測壓器低功耗設計的有效性。 發表于:9/5/2018 NASA最大零壓力氣球成功試飛:漂浮至4.8萬米高空 科學氣球“Big 60”于8月份成功試飛。作為迄今最大的零壓力氣球,其漂浮至創紀錄的15.9萬英尺(約4.8萬米)高空。 發表于:9/5/2018 基于GSM網絡的遠程溫濕度監測系統研究及實現 為解決現代化農業生產現場溫濕度的精準控制問題, 設計了一種基于GSM網絡的遠程溫濕度監測系統。該系統由AT89S52單片機、TC35i無線通信模塊、溫濕度傳感器等部分組成。可實現遠程溫濕度數據的采集、分析、報警和監測等功能。該系統結構可靠,硬件成本較低,采用GSM通信網絡即可實現養殖環境自動監控,適合在大面積農業生產中推廣使用。 發表于:9/4/2018 基于SoPC的隨動裝置在線檢測系統設計 針對某型導彈隨動裝置在線檢測的需求,設計了基于SoPC的在線檢測系統。系統通過裝備預留的檢測接口進行數據采集,采用基于FPGA+Nios II的SoPC架構,應用FIFO緩存和DMA技術,實現對32路信號的快速采集。采用USB接口芯片ISP1362與工控機進行通信,在工控機采用Visual C++6.0開發平臺實現系統的檢測顯示與故障診斷。經實驗調試驗證,該檢測系統能夠實現對該型導彈隨動裝置的在線檢測與故障診斷,具有配置靈活、集成度高、開發周期短和便攜性好等特點。 發表于:9/4/2018 英“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啟航 前往美國進行首次飛行試驗 英國皇家海軍“伊麗莎白女王”號航母日前已從英國樸茨茅斯母港啟航前往美國,即將進行首次艦機試驗。 發表于:9/3/2018 從信號完整性角度談如何選擇示波器 信號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簡稱SI),指信號線上的信號質量,是信號在電路中能以正確時序和電壓做出響應的能力。當電路中信號能以要求的時序、持續時間和電壓幅度到達接收端時,該電路就有很好的信號完整性。信號完整性問題包括誤觸發、阻尼振蕩、過沖、欠沖等,會造成時鐘間歇振蕩和數據出錯。 發表于:9/3/2018 測繪無人機技術日漸成熟,農作物遙感將成為測量測繪無人機新天地 目前,在無人機行業熱潮下,測繪無人機技術、功能日漸成熟,應用領域不斷擴張。隨著無人機與農業發展融合日益密切,測繪無人機在農作物遙感測量中或將闖出一片新天地。 發表于:9/2/2018 合并單元測試儀量值溯源方法研究 電子式互感器及合并單元是智能變電站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及精度等各項指標對繼保、測控、數字電能計量等有決定性的影響,而各地供電單位對電子式互感器及合并單元的選型、驗收、定期檢測等環節所采取的措施或手段尚未達到完善、全面、準確的程度。提出了一種合并單元測試儀量值溯源裝置,具有表源一體化可分離結構特點,既可以對電子式互感器校驗儀及合并單元測試儀進行量值溯源,也可以直接校準電子式互感器及合并單元的誤差。 發表于:8/31/2018 基于模糊控制的自主尋跡機器人設計 以飛思卡爾16 bit單片機MC9S12XS128為核心控制單元,設計了尋跡傳感器,避障模塊、驅動模塊以及調試模塊等硬件電路。在控制算法上采用模糊控制對小車進行控制,使得機器人能自動采集信息,分析外部環境,控制電機轉向及尋跡,實現了機器人的自動尋跡以及避障功能。 發表于:8/31/2018 ?…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