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全球首次!我國在白天完成地月空間衛星激光測距 4 月 29 日消息,據央視新聞報道,“天都一號”通導技術試驗星成功完成白天強光干擾條件下的地月空間激光測距技術試驗,這是全球首次在白天進行的地月空間衛星激光測距,標志著我國在深空軌道精密測量領域取得技術新突破。 最新資訊 基于PXI的傳統視頻顯示器測試解決方案 Autotestcon 2010的主旨“45年的支持創新——以光速前進”,這個主旨對軍用ATE系統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它強調努力保持二分法的最先進的測試能力,同時需要支持傳統的老技術 – 可能是幾十年,像Autotestcon本身一樣長久。對于支持基于晶體管的離散電子器件、TTL、CMOS和其他在1960~1970年代期間興起的技術的需求,使用圍繞定制ASIC、高性能FPGA和邏輯電平搭建的測試系統呈現出獨特的挑戰。 發表于:7/20/2018 揚塵監測系統廠家淺談揚塵噪聲視頻抓拍系統說明 隨著社會的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大力推進,城市揚塵也成了PM2.5的重要來源之一,當前監測粉塵的主要手段是手工采樣、分析,檢測效率低,而且浪費大量人力物力。 發表于:7/20/2018 ams推出CCS8xx 系列 VOC 傳感器,提升室內空氣質量監測體驗 艾邁斯半導體(ams AG)宣布已更新其市場領先的 CCS8xx 系列氣體傳感器 IC 的功能,以縮短室內空氣質量監測應用的初始化時間,并提高其性能。 發表于:7/20/2018 沿海風險區氣象預警氣象災害監測臺風暴雨實時監控系統 為了給市民締結一張安全防護網,深圳市氣象局針對預設風險區的手機用戶發布突發預警信息,通過預警數據平臺獲取全市預設重點風險區的手機用戶分布情況,實時更新重點風險區的手機用戶地理位置,實現預警信息定向發布,發布區域最小范圍為1平方公里級別。 發表于:7/20/2018 智能電網調度可視化系統的設計及實現 充分研究智能電網調度系統的運轉機制后,文章基于“調度員思維模式”和“人機一體化”思想建構了智能電網調度可視化系統。在設計時系統實現了控制、分析、觀測與監測的可視化,同時增加了智能預警功能,打破了傳統預警的單一性,提高了調度員的工作效率。建模與仿真功能也被用于系統的建設,確保了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轉。 發表于:7/19/2018 SPI總線測試解決方案 SPI是串行外設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的縮寫,是一種高速、全雙工、同步的通信總線,并且在芯片的管腳上只占用四根線,節約了芯片的管腳,同時為PCB的布局上節省空間,提供方便。其現已發展成為一種工業標準,目前,各半導體公司推出了大量的帶有SPI接口的具有各種各樣功能的芯片,如RAM,EEPROM,FlashROM,A/D(D/A)轉換器、LED顯示驅動器、I/O接口芯片、實時時鐘、UART收發器等等,為用戶的外圍擴展提供了極其靈活而經濟的選擇。這也使得對SPI信號的測試分析需求更加廣泛。 發表于:7/19/2018 Kneron延攬高通前高管擔任首席科學家,領導新解決方案團隊加速大中華市場布局 耐能智慧(Kneron)今日宣布延攬前高通多媒體研發部門總監李湘村擔任首席科學家,將領導公司新解決方案團隊,負責先進技術與產品的研究開發,以加速大中華市場布局。 發表于:7/18/2018 揚塵噪聲視頻抓拍系統介紹 隨著社會的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大力推進,城市揚塵也成了PM2.5的重要來源之一,當前監測粉塵的主要手段是手工采樣、分析,檢測效率低,而且浪費大量人力物力。建筑工地揚塵與噪聲實時監測系統OSEN-YZ是一套符合GB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和GB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相關標準的建筑工地環境監測噪聲揚塵終端設備儀器。 發表于:7/18/2018 什么是四氣二塵網格化環境監測站 據了解,目前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衛星遙感等現代科技也已經引入環保執法工作中。舉例來說,環保部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按照3公里乘以3公里劃分網格,加密分布大氣監測點位,綜合運用大數據等方式,定期篩選出大氣污染程度較高的熱點網格發送給相關政府和環保部門,推動實施精準執法。 發表于:7/18/2018 PXI TAC 2018助力航空航天測試技術進一步發展 近些年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僅在2017年中國就進行了18次航天發射,其中“長征”系列火箭擔負16次發射,航天科工集團的“快舟”“開拓”運載火箭各完成一次,其中不乏多個首次,創造多個中國第一乃至世界第一。接下來,中國航天即將開啟“超級2018”, 根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此前發布的信息,中國航天新的一年里發射有望超過40次。 發表于:7/17/2018 ?…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