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傳感技術相關文章 NXP的S32V234視覺和傳感器融合處理器在貿澤開售 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開售NXP Semiconductors的S32V234視覺和傳感器融合處理器。S32V234旨在支持視覺和傳感器融合場景中安全的計算密集型應用,包括高級駕駛輔助系統 (ADAS)、前視攝像頭、行人和物體識別、環視和機器學習等應用。 發表于:1/26/2018 發動機電子防盜有用嗎_發動機電子防盜可以加裝嗎 汽車防盜系統,是指防止汽車本身或車上的物品被盜所設的系統。它由電子控制的遙控器或鑰匙、電子控制電路、報警裝置和執行機構等組成。 發表于:1/26/2018 專欄征稿 | 物聯網與工業大數據-2018年5月刊 為了促進物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和研究,以及工業大數據在物聯網上的應用,《電子技術應用》雜志擬于2018年第5期(5月6日出刊)推出“物聯網與工業大數據”專欄,現特面向國內外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員征集相關主題稿件。歡迎新老讀者大力關注,踴躍投稿! 發表于:1/26/2018 麥克物聯 | 城市消防安全監測解決方案 為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確保發生緊急火情時消防水系統工作正常,提升消防工作效能,重慶消防部門大力推進消防物聯網建設,對轄區內高校,KTV,酒店等重點場所的消防設施進行遠程監測,包括消防水池水位、噴淋系統管網壓力、消火栓系統管網壓力等。 發表于:1/25/2018 航天遙感器的能力是如何來的 “千里眼”是中國的一個神話人物,人們常把高分辨率航天相機比喻成千里眼。其實,航天用的可見光遙感相機,從原理上講,和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照相機沒有本質的區別。理論上講,加長焦距,加大通光口徑,就可以提高相機的成像分辨率和成像清晰度。但是,要在幾百乃至上千千米的距離上獲得高清晰度的地面照片,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現代先進的航天遙感相機,焦距都在幾米到十幾米,通光口徑很大,幾米粗的主鏡頭就像大炮筒子。制造這類龐然大物,需要眾多現代高科技的完美結合,包括光學、材料、器件、電子學和高精密的制造工藝等,因此是一個國家高科技水平的象征。 發表于:1/24/2018 航天遙感是怎么誕生的 航天遙感起因于火箭的應用。1912年,德國人摩爾發射了一枚火箭,將一架 200毫米 × 250毫米的照像機帶到 790米的高空攝影。1946~1950年間,V-2火箭在美國的新墨西哥洲的白沙發射場多次進行實驗,將小型化的照像機推向160~320公里的空中進行攝影,使航天遙測得到了初步發展。這時的像片粗略,但顯示了航天遙感的潛在價值。 發表于:1/24/2018 什么是航天遙感 航天遙感利用裝載在航天器上的遙感器收集地物目標輻射或反射的電磁波,以獲取并判認大氣、陸地或海洋環境信息的技術。各種地物因種類和環境條件不同,都有不同的電磁波輻射或反射特性。感測并收集地物和環境所輻射或反射的電磁波的儀器稱為遙感器。航天遙感能提供地物或地球環境的各種豐富資料,在國民經濟和軍事的許多方面獲得廣泛的應用,例如氣象觀測、資源考察、地圖測繪和軍事偵察等。航天遙感是一門綜合性的科學技術,它包括研究各種地物的電磁波波譜特性,研制各種遙感器,研究遙感信息記錄、傳輸、接收、處理方法以及分析、解譯和應用技術。航天遙感的核心內容是遙感信息的獲取、存儲、傳輸和處理技術。 發表于:1/24/2018 微波遙感的特點 微波遙感是20世紀后期發展起來的新一代先進航天遙感技術。 發表于:1/24/2018 Biotricity遠程心臟監控裝置獲FDA上市許可 Biotricity的遠程心臟監控裝置Bioflux,已于日前獲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上市核可,Bioflux裝置包含一個隨身心電圖(ECG)監測儀和一套ECG監看軟件,能讓醫生遠程監控患有心血管冠狀動脈疾病的病人,依據回傳的心律失常或其它心臟信息等做出診斷。 發表于:1/23/2018 就溫濕度傳感器市場,探討廣闊未來 溫濕度傳感器只是傳感器其中的一種而已,只是把空氣中的溫濕度通過一定檢測裝置,測量到溫濕度后,按一定的規律變換成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用以滿足用戶需求。 發表于:1/23/2018 壓力傳感器安裝的步驟 壓力傳感器,因為具有抗沖擊、抗轟動、高精度、高穩定性以及寬的工作溫度規模等長處,在鐵路、修建、出產、航空、軍工、石化、油井、電力、船只、機床、管道等很多行業都有重要的使用,是工業實踐中最為常用的一種傳感器,但為了避免在出產過程中呈現測量誤差和毛病問題,因此在壓力傳感器的裝置過程中就需要側重壓力傳感器的裝置。 發表于:1/23/2018 組成電容式濕度傳感器的基本元件與材料詳解 電容式濕度傳感器,是濕度傳感器中常用的一種儀器,它是以高分子濕度濕敏電容器為基本感濕元件。 發表于:1/23/2018 機器人超聲波傳感器應用技術 隨著計算機技術、傳感器技術、人工智能的發展,移動機器的避障及自主導航技術已經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應用領域也在不斷地擴大,應用復雜程度也越來越高。移動機器人的自主尋路要求已經從之前簡單的功能實現提升到可靠性、通用性、高效率上來,因此對其相關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避障可以說是各種機器人最基本的功能,不然機器人一走動就碰到花花草草就不好了。機器人并不一定要通過視覺感知自己前方是否有障礙物,它們也可以通過觸覺或像蝙蝠那樣通過聲波感知。因此,檢測機器人前方是否存在障礙物的傳感器,可以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的。 發表于:1/23/2018 傳感器:讓無人駕駛擁有人一樣的視力 汽車的誕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寬和深入,自動駕駛漸漸進入大眾視野,在消費者看來開車變成了一件輕松的事情。 發表于:1/23/2018 自動泊車系統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自動泊車系統(Automated Parking System,APS)可以通過車輛周身搭載的傳感器測量車身與周圍環境之間的距離和角度,收集傳感器數據計算出操作流程,同時調整方向盤的轉動實現停車入位。該技術為停車帶來的便利性受到消費者的廣泛關注。 發表于:1/23/2018 ?…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