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快遞 埃賦隆半導體發佈投資者狀態更新 荷蘭奈梅亨 – 埃賦隆半導體(Ampleon)今天發佈了其2017年12月關於將股票轉讓給新股東——奧瑞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Aurora)的公告的更新。Aurora已通知我們,其目前無法實現收購Ampleon大部分股權的預期目標。 發表于:5/8/2018 8:54:52 PM 賽普拉斯推出用于電子標記線纜的新一代USB-C和Power Delivery控制器,擴大在USB領域的領先優勢 嵌入式解決方案領導者賽普拉斯半導體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CY)于今日宣布推出一款高度集成的緊湊型USB-C控制器。該控制器經過專門優化,適用于無源Thunderbolt和非Thunderbolt USB-C線纜。EZ-PD?CMG1單芯片解決方案通過集成高壓短路保護和系統級靜電放電(ESD)保護增強了穩健性,同時降低了材料成本。該控制器完全符合USB Type-C 1.3規范,通過USB-C支持的多種協議確保即插即用的用戶體驗,同時也滿足USB Power Delivery(USB PD)3.0快速充電標準。EZ-PD CMG1控制器采用微型芯片級封裝,尺寸為1.85平方毫米,非常適合2.4毫米薄型USB-C電纜連接頭。更多關于EZ-PD CMG1控制器的信息,敬請訪問www.cypress.com/cmg1。 發表于:5/8/2018 8:53:18 PM 2018,汽車電子車牌開啟新紀年 一顆小小的RFID芯片,將為汽車佩帶上“二代身份證”——電子車牌,實現對車輛身份的精準識別、車輛信息的動態采集和交通信息的海量采集。汽車電子車牌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了,套牌車的存在也將成為歷史。 發表于:5/8/2018 5:59:29 PM C&K 推出新 PT 系列密封電源鈕子開關 C&K, 世界上最值得信賴的高品質機電開關品牌之一, 今天宣布推出其新 PT 系列密封電源鈕子開關。C&K 新推出的 PT 系列完全達到越野、建筑和農業用車輛的嚴格性能要求 ─ 以及物料輸送、工業和電梯門控制和設備的性能要求。 PT 開關可??靠和堅固, 使其非常適用于惡劣的戶外環境, 在這些環境中, 污垢、灰塵和潮濕是不變的因素。無論環境如何, 這些行業的車輛和設備中所使用的開關需要始終如一地工作 ─ 而 C&K 在設計最新開關時都已考慮這一因素。 發表于:5/8/2018 5:55:31 PM 大聯大詮鼎集團力推Richtek單芯片無線充電解決方案 2018年5月8日,致力于亞太地區市場的領先半導體元器件分銷商---大聯大控股宣布,其旗下詮鼎推出基于Richtek(立锜科技)的單芯片無線充電TX方案,代號Orion Lite,可支持對蘋果和三星手機的無線快充。 發表于:5/8/2018 5:49:37 PM ADI新型雷達方案快速實現全方位多角度實時精準測量 隨著新型射頻雷達傳感器應用的出現,許多希望能夠快速完成設計和制造雷達傳感器解決方案的公司將會面臨一系列新的開發挑戰。為了解決這一重大痛點問題,ADI公司特地開發了一款新穎的24GHz雷達系統級原型解決方案(稱為DemoRAD),它提供可在幾分鐘內開箱即用的軟件示例,并輕松啟動雷達傳感器。該方案可對產品進行快速原型制作,從而測量目標/對象存在、運動、角位置、速度以及傳感器范圍等實時信息。 發表于:5/8/2018 5:44:00 PM Arm發布Artisan®物理IP,將加速基于臺積電22nm ULP/ULL平臺的主流移動和物聯網設備SoC設計 Arm宣布旗下Arm®Artisan®物理IP將應用于臺積電基于Arm架構的SoC設計22nm超低功耗(ULP)和超低漏電(ULL)平臺。臺積電22nmULP/ULL技術針對主流移動和物聯網設備進行了優化,與上一代臺積電28nm HPC+平臺相比,在提升基于Arm的SoC性能的同時,更顯著降低功耗和硅片面積。 發表于:5/8/2018 5:34:46 PM 創新的自適應脈寬調制器為固定通/斷時間可控的穩壓器提供恒定開關頻率 本文介紹一種創新的自適應穩壓器(AC/DC或DC/DC)脈寬調制器(PWM) ,基于“固定關斷時間(FOT)”或“恒定導通時間(COT)”控制方法,可以在全工況下(例如,滿負載CCM或中低負載DCM模式,寬輸入輸出電壓) 以恒定開關頻率工作,無轉換器的寄生參數(例如,功率開關和濾波電感器的電阻)的負面影響。此外,本文提出的調制器電路與轉換器拓撲無關(升壓、降壓、反激式等),只與功率開關管柵極驅動邏輯信號(GD)有關,節省芯片引腳數量,且/或降低設計復雜程度。 發表于:5/8/2018 12:47:58 PM Arm發布Artisan 物理IP Arm宣布旗下Arm®Artisan®物理IP將應用于臺積電基于Arm架構的SoC設計22nm超低功耗(ULP)和超低漏電(ULL)平臺。臺積電22nmULP/ULL技術針對主流移動和物聯網設備進行了優化,與上一代臺積電28nm HPC+平臺相比,在提升基于Arm的SoC性能的同時,更顯著降低功耗和硅片面積。 發表于:5/8/2018 12:45:00 PM 毫米波雷達用于人機交互創新潛力巨大,英飛凌借廣博傳感技術組合全線布局 人工智能的一大場景是人機交互。隨著近十年來半導體技術的不斷突破,人機交互的概念逐漸從狹義走向廣義,由一開始的HCI(Human-Computer-Interface)悄然轉變成了HMI(Human-Machine-Interface)。顯然,依賴單一的鍵盤等輸入方式已無法適用愈發智能化的應用場景,更高效率的傳感技術迎來了市場需求的春天,這從2017年智能音箱市場的全面爆發中可見一斑。智能語音助手的百花齊放,在很大程度上激勵了消費者對全新人機交互方式的需求。于是有人不禁問道,下一波創新交互方式是什么? 發表于:5/8/2018 12:34:00 PM ?…234235236237238239240241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