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AMD慶祝賽靈思成立40周年 40 年前,賽靈思(Xilinx)推出了一種革命性的設備,讓工程師可以在辦公桌上使用邏輯編程。 賽靈思開發的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使工程師能夠將具有自定義邏輯的比特流下載到臺式編程器中立即運行,而無需等待數周才能從晶圓廠返回芯片。如果出現錯誤或問題,設備可以在那里重新編程。 最新資訊 云端AI芯片市場大變局,谷歌對外開放TPU 谷歌云博客宣布:谷歌云 TPU 機器學習加速器測試版已向外部用戶開放,價格大約為每云 TPU 每小時 6.50 美元,而且數量有限。此舉意味著這種曾支持了著名 AI 圍棋程序 AlphaGo 的強大芯片將很快成為各家科技公司開展人工智能業務的強大資源 發表于:2/14/2018 原京微雅格副總裁王海力創立“京微齊力”再出發 從兩家公司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京微齊力”與“京微雅格”顯然有著不可割舍的血脈。事實也是如此,王海力在重整旗鼓的“京微齊力(齊力科技)”團隊后,經過多方努力獲得了“京微雅格”上百件FPGA專利和專有技術(含國際專利)的授權及二次開發權,在原“京微雅格”產品基礎上推出了包括HME-R(河)系列、HME - M(山)系、HME - C(云)系列和HME-P(星)系列產品,同時還創新地推出了HME - H(大力神)系列和HME - A(阿凡達)系列產品。如今,“京微齊力”已經開發出客戶40多家,2017年累計實現銷售額突破千萬元。 發表于:2/11/2018 續接FPGA芯片研發路 獲海康基金等投資 王海力所在的公司名字變更了三次,然而對他而言,其內核仍是一家公司在技術和產品上不斷延續和創新。 發表于:2/11/2018 基于前導的OFDM系統信道估計及FPGA實現 在分析了802.11a WLAN系統發送與接收機模型基礎上,提出了基于前導的OFDM的信道估計與均衡及FPGA實現的方案,其中包括信道的估計與補償。方案中的各電路模塊使用Verilog HDL語言編寫,并在Xilinx 的編程軟件Vivado 14.2下進行編譯、仿真與綜合。仿真結果表明:電路系統各模塊運行良好,能夠對信道進行估計與補償,符合設計要求。 發表于:2/10/2018 激光探測器光斑質心算法硬件設計 針對計算機在接收工業高清相機通過圖像采集卡傳輸的圖像數據進行信號處理運算的低速與單一性,設計一款相機控制器,該控制器在設備端與相機通過Camera Link電纜連接,利用可編程邏輯(FPGA)進行圖像采集和算法實現,將原先運行于計算機的算法移植到該設備中,處理完成的數據通過以太網發送給計算機。與原始方法相比,該方法充分利用了FPGA對信號的高速并行處理能力,能夠完成每秒300幀圖像傳輸的同時,實時提取每幀圖像的質心坐標供計算機使用,對計算機的配置不需高要求。該方法為控制接收多臺相機數據并同時進行信號處理提供了有效途徑。 發表于:2/9/2018 基于FPGA的實時視頻圖像采集處理系統設計 針對目前數字圖像采集處理技術的實時性、大容量、小型化等特點,設計了一種基于FPGA的實時視頻圖像采集處理電路系統。采用FPGA作為整個系統的控制和圖像數據處理中心。DDR2 SDRAM為高速儲存模塊核心器件,CMOS 7670為視頻圖像采集器件。并通過Quratus II和Modelsim等軟件對系統的邊緣檢測算法、控制過程、各個模塊等進行硬件工程設計和仿真,實現了視頻圖像從采集、存儲到處理、顯示的整個過程。實驗表明,視頻圖像采集處理的動態畫面流暢、清晰、實時性好。 發表于:2/9/2018 安卓8.0市場占有率突破1% 安卓7.0仍為發行最多的版本 一月份,Android 7.0棉花糖超過了三年前的棒棒糖,成為全球第二大使用Android的版本。根據Google的最新數據,截至到2月5日連接到連接到Play商店的設備的快照顯示,Android Nougat(7.0和7.1版本)現在累計達到28.5%,超過了Marshmallow(6.0版本)的28.1 %,終于位居榜首。 發表于:2/8/2018 使用系統優化編譯器加速汽車電子產品設計 Giles Peckham 和 Adam Taylor 得益于摩爾定律,汽車電氣系統經歷了快速的技術增長。現代化的汽車已獲得長足發展,不再是耦合了 AM 無線電的簡單發動機電氣系統。如今現代化的汽車搭載了多種高級電子系統,能夠執行發動機控制、高級駕駛員輔助系統 (ADAS)、牽引力與穩定性控制、信息娛樂等功能,此外還針對某些尖端應用提供了自主操作能力。 發表于:2/5/2018 可編程邏輯實現數據中心互連 Faisal Dada 和 Adam Taylor 隨著實施基于云的服務和機器到機器通信所產生的數據呈指數級增長,數據中心面臨重重挑戰。這種增長毫無減緩態勢,有業界專家預測內部數據中心機器對機器流量將會超出所有其他類型流量多個數量級。 發表于:2/5/2018 使用Theano,Python,PYNQ和Zynq開發定點Deep Recurrent神經網絡 可編程邏輯(PLD)是由一種通用的集成電路產生的,邏輯功能按照用戶對器件編程來確定,用戶可以自行編程把數字系統集成在PLD中。經過多年的發展,可編程邏輯器件由70年代的可編程邏輯陣列器件 (PLD) 發展到目前的擁有數千萬門的現場可編程陣列邏輯 (FPGA), 隨著人工智能研究的火熱發展,FPGA的并行性已經在一些實時性很高的神經網絡計算任務中得到應用。 發表于:2/5/2018 ?…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