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中國工程院院士余貽鑫:智能電網的進一步發展是智能能源網 智能電網的進一步發展是智能能源網 發表于:12/20/2017 分析丨電動汽車完全融入電網系統的步驟 隨著法國、德國、挪威、印度等國家相繼公布燃油車禁售時間表,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產業信心大增。目前,我國雖然尚未發布燃油車退出計劃,但政府對于電動汽車發展的鼓勵是顯而易見的,9月27日,備受業界關注的《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正式出臺,“雙積分”政策再次給電動汽車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發表于:12/20/2017 電網新增投資:擠出水分+把握節奏 11月7日,新修訂的《政府制定價格成本監審辦法》正式發布,新辦法進一步加強了對電力、天然氣等自然壟斷行業的監審要求,為電網輸配環節建立健全以“準許成本+合理收益”為核心的定價制度提供了準則。 發表于:12/20/2017 充電站建設模式:微電網形式的儲能充放電站 日前中汽協發布2017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3.9萬輛和60.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9.7%和51.4%。截止11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69.9萬輛。而從全產業鏈協同推進的角度來看,在充電基礎設施領域,目前我國共建成公共充電樁約19.5萬個,加上私人充電樁數量,總的車樁比約為4:1,還無法滿足新能源汽車的正常充電需求。 發表于:12/19/2017 亞行翟永平:以清潔技術創新來應對發展中國的能源和環境挑戰 亞行充分利用1%的有限資金為應對能源供應與氣候環境的挑戰發揮最大的效益。中國人說,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發表于:12/19/2017 國網天津電力初步建成全市5公里充電服務圈 1~11月份天津市新能源汽車新增上牌約8600輛,同比增長29%,累計上牌新能源汽車超過3萬輛。為滿足電動汽車與新能源發展需要,國網天津電力按照公司統一部署,積極推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天津市公共充電樁總數達到5800個,其中快充樁2400個,慢充樁3400個,全力支撐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今年以來,已提供充換電服務50.6萬次,充電電量4401萬千瓦時,累計行駛3144萬千米,為天津市電動汽車的推廣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和優質服務。 發表于:12/19/2017 “能源互聯網”插座開發充電新市場 在一線城市等車位資源和電動車保有量矛盾突出的地方,由于很難實現一車一樁,共享充電前景被無限看好。 發表于:12/15/2017 科研項目助特高壓交流變壓器硅鋼片實現國產化 特高壓交流變壓器用硅鋼一直是國外企業領先的技術領域,在國際貿易中往往出現供貨周期長、價格水平高的情況。與國外特高壓變壓器硅鋼產品“奇貨可居”的地位相比,國產高性能取向硅鋼在磁性能、質量穩定性和成材率等技術難點上亟待突破,而且需要實現特高壓變壓器硅鋼片的設計選型標準及其在復雜工況條件下應用性能檢測和評估方法的創新。 發表于:12/15/2017 評論|新能源汽車遭遇成長新煩惱 新能源汽車是國家確定的新興戰略產業,在快速崛起的同時,也面臨發展中的諸多痛點。記者調研發現,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要實現“變道超車”的目標,仍需在久久為功上下功夫。 發表于:12/15/2017 豐田聯合松下達成電池合作計劃 為2020年推純電動車鋪路 12月14日,據歐洲《汽車新聞》報道,日本第一大汽車制造商豐田于本周三(12月13日)正式發布公告稱,將與日本松下公司達成一項電池合作協議,共同研發電動汽車方形電池的可行性,并最終在豐田旗下電動車型上大規模應用。 發表于:12/15/2017 發改委下周宣布全國碳市場啟動 你需要知道這些 21世紀經濟報道從發改委權威人士處獲悉,發改委正組織于12月19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全國碳市場啟動。 發表于:12/15/2017 抽水蓄能機組調試定額首次發布 12月6日,由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自主編制完成的《抽水蓄能機組調試費用預算編制規定及計算標準(試行)》《抽水蓄能電站機組調試預算定額(試行)》(合稱調試定額)正式發布。這是我國第一套發布實施的抽水蓄能機組調試定額。 發表于:12/15/2017 售電市場加速洗牌 創新增值格局初顯 也許在不遠的未來,通過售電公司的增值服務,在家里就可以選擇電源種類。 發表于:12/13/2017 構建需求響應機制 挖掘儲能參與價值 2013年到2015年間,我國推動電力需求側管理城市綜合試點,轉變以往僅利用行政手段落實電力運行管理的工作模式,建立了需求響應資源庫和長效機制,儲(蓄)能技術手段參與其中,響應所實現的臨時性轉移負荷量顯著。以北京為例,利用儲(蓄)能方式參與響應的累計響應量占整個公建樓宇總響應量的61%。在全球各開放電力市場中,儲能技術已被允許參與響應為電網提供服務,并獲取額外收益。在此我們將對比國內外需求響應機制異同,并探討為促進儲能技術特別是電儲能技術廣泛參與需求響應可做出的機制調整方向。 發表于:12/13/2017 大電網調度取得突破進展 推動多類型能源互補 近年來以特高壓為骨干電網、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智能電網,為能源優化配置和清潔能源消納創造了良好條件,同時也給互聯大電網的調度運行帶來了新的挑戰:互聯大電網多級協調優化調度的挑戰,多類型間歇—常規電源協調運行的挑戰,大范圍、多時間尺度發輸電資源優化配置的挑戰。 發表于:12/13/2017 ?…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