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工業電源需求升級 金升陽技術創新為行業賦能 2018年工業市場對于電源產品的需求,總的來說是“四高一小”,即高頻、高效、高功率密度、高性價比與小體積,同時在產業的升級中,市場對技術的升級和產品的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國內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規模最大的模塊電源制造商之一,金升陽在工業電源領域深耕多年,在電路創新方面提出了8種電源電路拓撲結構改良方案,是國內少數幾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集成電路、創新性變壓器結構、裝配系統及外觀結構的電源廠家。 發表于:12/23/2018 星星充電朱建忠:三網融合下的新互聯 12月16日,第九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GNEV9)在國家會議中心開幕。星星充電北京公司總經理朱建忠在基礎設施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指出,充電并不是簡單的制造,而是將能源互聯網、產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有機的組合在一塊。 發表于:12/22/2018 李俊峰:國家電網是推動能源轉型的實踐者和引領者 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我國是全球氣候治理的堅定參與者和推動者、綠色低碳能源轉型的積極實踐者和引領者。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和推動能源革命這兩個密切聯系的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記者就此采訪了國家能源咨詢委員會委員、第九屆扎耶德未來能源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李俊峰。 發表于:12/22/2018 冰雪來了 電網融冰“黑科技”再升級 生活中時時刻刻都離不開電,覆冰是當前電網最嚴重的威脅之一。隨著今年冬季“冰凍”模式的開啟,廣東、廣西、貴州等南方地區的氣溫也在持續下降,部分高寒山區更是冰雪皚皚。為保障供電安全,南方電網啟動了今年的首輪融冰。 發表于:12/22/2018 彭彭:可再生能源行業和金融市場的過去和未來 從2006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可再生能源法》拉開了中國可再生能源近12年的高速發展,風電、光伏輪番創出新增高峰。 發表于:12/22/2018 “電網更堅強了”!北京70%電力由這家電網企業輸送 11月29日,張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獲河北省發改委核準批復,該項目投運后可滿足張家口地區清潔能源外送及雄安地區清潔能源供電需要,冀北電網特高壓網架也將更加優化。據了解,這是改革開放尤其是近年來冀北電網加快向更高電壓、更大容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發表于:12/22/2018 專家:“十三五”后期是新能源上升為主導能源的過渡期 推動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研發投入和成果轉化的主體,促進形成有利于技術創新的政策環境。 發表于:12/22/2018 李立浧院士團隊研發特高壓輸電技術創造37項“世界第一” 2018年5月15日,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直流示范工程(“昆柳龍直流工程”)全面啟動工程建設,召開了工程建設動員會。這是世界首個特高壓多端混合直流輸電工程,計劃于2020年投產送電,2021年全部建成投產,可直接將云南清潔水電輸送到兩廣地區,每年可送電320億千瓦時,對促進西部清潔能源消納、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發表于:12/22/2018 新型物聯管理讓電網更“聰明” 在人們的印象中,電表的主要功能是為了檢測用電量。而福建省福州市電力局的電表卻更“聰明”,它實時采集居民和企業的用電數據,是“智慧電網”的終端,基于一套物聯網關鍵技術體系,其集納而成的海量大數據也將產生了“核裂變”。 發表于:12/17/2018 中國工程院院士郭劍波:從跟隨到引領 先進輸電技術攀高峰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科技創新在國民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勁動力。電網是國家重要的基礎設施,是國家能源供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服務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電網建設規模、電壓等級、變電容量、線路長度等不斷實現歷史性突破,電力輸送、資源配置能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發表于:12/17/2018 羅孚電器總經理劉宗健:低壓配電產業受沖擊 引入“AI+IoT”才能拯救行業 最關鍵和最重要的是如何把當下最熱門的人工智能與物聯網技術運用在低壓電器行業,從而提高產品的更新換代,提升整個行業的轉型——這才是重中之重。 發表于:12/17/2018 國網董事長寇偉: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推國家電網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形勢、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的深刻洞察和科學判斷,為新時代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發表于:12/17/2018 讓棄風、棄光逐步成為過去時 大力發展抽水蓄能勢在必行 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東方 電氣集團原董事長王計在2018國際清潔能源論壇上表示,根據我國國情,抽水蓄能裝機容量應該大于電網總容量的5%才合理,目前僅為3%。隨著新能源速度的加快和裝機規模的擴大,電網運行的安全性和經濟性的問題日益突出,大力發展抽水蓄能勢在必行。 發表于:12/17/2018 萬鋼人民日報撰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應在五個方面同步發力 人民日報12月15日報道,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汽車行業是市場很大、技術含量和管理精細化程度很高的行業,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發力度,認真研究市場,用好用活政策,開發適應各種需求的產品,使之成為一個強勁的增長點。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繪制了藍圖,指明了方向。 發表于:12/17/2018 特銳德于德翔:新能源將成拉動中國經濟的重要引擎 由于產品不直接面向消費者,創業板第一股并不人盡皆知。不過趁著新能源汽車的東風,特銳德造起充電樁和充電網,迅速占據約41%的市場,成為行業龍頭。 發表于:12/17/2018 ?…7475767778798081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