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相關文章 2021中國(黃石)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大會成功召開 [導讀]本屆大會以“工業互聯 加速數智轉型”為主題,圍繞工業互聯網建設發展、融合創新、實踐應用等熱點議題展開交流研討。 發表于:10/31/2021 國家能源攜手華為強強聯合,開創工業控制新紀元 [導讀] 當前,由于煤礦智能化建設的不斷加速升溫,國家能源集團(簡稱“國能”)與華為公司強強聯合,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共同探索煤礦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建設的新路徑,以國能神東煤炭集團(簡稱“神東”)為示范,打造了礦鴻操作系統。 發表于:10/31/2021 放棄 Google 搜索引擎,Firefox 欲用必應替代? 以「To organize the world's information and make it universally accessible and useful」(整合全球信息,供大眾使用,使人人受益)為宗旨,背靠復雜的算法,借助準確的搜索結果為基石,Google 搜索引擎已成為全球最受歡迎和信任的搜索引擎,其比位于第二名 bing 足足高出近 90% 的市場份額。 發表于:10/29/2021 百度大腦 7.0全新升級:解碼融合創新與降低門檻 AI,始于 1956 年達特茅斯人工智能夏季研究計劃,六十余年間,既有興盛,又歷寒冬。 2016 年是 AI 發展歷史中一個截然不同的時間節點:AlphaGo 戰勝頂尖圍棋選手們、Master 在人機“世紀大戰”中以 60 勝 0 負的戰績將人工智能的關注度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AI”成為了家喻戶曉的關鍵詞。 發表于:10/29/2021 “不用 Windows 11 會更好”,FSF 霸氣開“懟”! 自 6 月微軟官宣 Windows 11 以來,總是有很多聲音。有人期待 Windows 11 的全新 UI 界面,有人對它支持安卓 App 很感興趣,但更多的是,無數人在吐槽 Windows 11 實際上沒有很大創新并且對電腦的硬件要求過高。 而近幾個月來,隨著 Windows 11 預覽版不斷迭代,這種負面聲音更是甚囂塵上:“Bug 不斷”、“體驗極差”、“CPU 不兼容”……對此,微軟宣傳 Windows 11 的廣告標語卻是“Life's better together(一起讓生活更美好)”。 發表于:10/29/2021 微軟商店中的WSL預覽版現已可用!Windows 11用戶狂喜 微軟官方今天宣布,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簡稱WSL) 作為應用程序在微軟商店中普遍提供給Windows 11 PC用戶。 WSL預覽版登陸微軟商店將給用戶帶來巨大的便利:用戶可以更快地獲得最新的WSL更新和功能,無需升級Windows操作系統。這一變化將這些二進制文件從Windows鏡像的一部分轉移到從應用商店安裝程序的一部分。這使得WSL與Windows版本脫鉤,用戶可以通過微軟商店進行更新。 發表于:10/29/2021 在 VR 里沉浸式辦公 4500 個小時是怎樣的感受? “虛擬現實”指的是頭戴式設備,該設備可以向用戶呈現計算機生成的 3D 環境。VR 提供的交互性和視覺反饋類似于現代視頻游戲機或模擬器,只是由于規模感、存在感以及 360 度的視野而更具吸引力。 發表于:10/29/2021 基礎軟件:IT 產業生態大樹下的根 互聯網浪潮、云計算普及和數字化進程,使得 IT 在應用層面空前繁榮,個人消費級與企業級的應用百花齊放。 不過,再向下看,底層軟硬件潛藏的風險,在時不時地提醒我們 IT 在高速發展下仍存在嚴峻的外部競爭壓力。例如根據 IMF 預測,到 2026 年,中國在GDP 上與美國差距有望縮小至 12.8%, 中美競爭預計成為新常態。而競爭中,半導體、基礎軟件的薄弱導致的“卡脖子”事件頻發,將是潛在的風險之一。 發表于:10/29/2021 放棄微服務,構建單體應用 微服務看似是完美的解決方案。從理論上來說,微服務提高了開發速度,而且還可以單獨擴展應用的某個部分。但實際上,微服務帶有一定的隱形成本。我認為,沒有親自動手構建微服務的經歷,就無法真正了解其復雜性。 本文是我根據構建微服務的經歷,總結出的經驗教訓。 發表于:10/29/2021 無事“自動駕駛”,有事“輔助駕駛”? 近日來,智能汽車事故頻發,且事故原因多與所謂的“自動駕駛”功能有關,這不由得引起了人們對“自動駕駛”發展前景的擔憂。 實際上,大眾理解的“自動駕駛”與官方的定義可能有所出入。全球公認的標準一般是由SAE International(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發布的J3016自動駕駛等級,該標準定義了汽車從無自動化(L0)到全自動化(L5)的六個駕駛級別。 發表于:10/29/2021 自動駕駛:沒有最安全,只有更安全 “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天機”類腦芯片、 “京華號”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中國空間站模型、火星車、“嫦娥五號”、“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國和一號”核電機組、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車、百度“汽車機器人”、極狐阿爾法S自動駕駛車…… 發表于:10/29/2021 硅谷專家鄧林忠博士縱論AI技術發展暨灣區產業賦能計劃 硅谷Mercury News總結硅谷經歷了四次創新浪潮,分別是70年代的半導體,80年代的個人電腦,90年代的英特網,和現在的AI人工智能。AI引起的變革比前三波加起來還要大。AI將導致人類經過農業革命、工業革命后的第三次革命。誰掌握了人工智能的發展先機,誰就有可能贏得未來發展的主動權。 發表于:10/29/2021 自動駕駛 駛進生活——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上的未來出行 “十三五”期間,我國系統推進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加速進入經濟社會主戰場。 發表于:10/29/2021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十四五”是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窗口期 “‘十四五’是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窗口期。”10月25日,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在合肥舉行的第四屆世界聲博會暨2021科大訊飛全球1024 開發者節上表示,目前,人工智能在源頭技術創新、產業鏈安全,以及服務疫情防控和生產復工等各個領域,都取得了蓬勃的發展。 發表于:10/29/2021 美國人工智能支付平臺Anomaly完成1700萬美元融資 猛獸財經獲悉,美國人工智能支付平臺Anomaly近期完成了1700萬美元的A輪融資。 發表于:10/29/2021 ?…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