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相關文章 ADAS和汽車自動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納入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功能如今已成為汽車設計提高安全性和易用性的一個重要方面。制造商正在尋求打造具有更高自動化水平的汽車,并最終實現完全自動駕駛(AD)。 發表于:8/1/2024 貿澤推出EIT系列新一期:深入解讀行業關鍵的人機界面 2024年7月31日 – 專注于引入新品的全球電子元器件和工業自動化產品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今天發布了新一期的Empowering Innovation Together (EIT) 技術系列,探討適用于日常生活裝置和工業應用的人機界面 (HMI) 的獨特屬性。隨著人機界面的發展,工程師將以人為本的直觀設計與潮流技術相結合,推出了一系列新功能。在本系列中,貿澤將深入探討HMI對未來技術和社會的影響,包括對設備、汽車、房屋的影響以及彼此之間的影響。 發表于:8/1/2024 報告顯示近三分之一GenAI項目將在概念驗證后被放棄 7月30日 根據調研機構Gartner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到2025年底,近三分之一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項目將在概念驗證之后被放棄。 該機構表示,放棄這些項目的主要原因包括數據質量不達標、風險控制不足、成本增長以及商業價值不確定。 發表于:8/1/2024 周鴻祎宣布360安全大模型免費 7月31日消息,據媒體報道,360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周鴻祎今日宣布,360安全大模型免費。 周鴻祎表示,360要把大模型拉下神壇,不希望大模型成為少數廠商奇貨可居賺錢的工具,讓每個企業都“用得起、用得好”。 他進一步說明,360全線安全產品已集成安全大模型能力,對所有購買360標準產品的用戶免費提供大模型標準能力,產品加量不加價。他說:“讓人人都能獲得大模型帶來的技術突破,實現安全行業新質生產力變革。” 發表于:7/31/2024 蘋果披露Apple Foundation Model AI模型細節 7 月 31 日消息,蘋果公司最新發布論文 [PDF],分享了關于 Apple Intelligence 模型的相關細節,部分性能已經超過 OpenAI 的 GPT-4。 模型簡介 蘋果在論文中介紹了 Apple Foundation Model(下文簡稱 AFM)模型,共有以下兩款: 發表于:7/31/2024 小鵬汽車緊隨特斯拉FSD落地端到端大模型 小鵬汽車緊隨特斯拉FSD落地端到端大模型 發表于:7/31/2024 信通院發布2024Q2版大模型安全基準測試結果 信通院大模型安全基準測試2024 Q2版結果發布:開源大模型脆弱性明顯 發表于:7/30/2024 我國發布首個億級參數量地震波大模型諦聽 7月29日消息,據成都科技局官方公眾號介紹,日前“諦聽”地震波大模型在四川成都發布。 “諦聽”由國家超級計算成都中心、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以及清華大學聯合開發,是首個億級參數量的地震波大模型。 同時,“諦聽”也是目前國內外最大規模、樣本類型和標注最為全面的地震學專業AI訓練數據集之一。 發表于:7/30/2024 華為星河AI自動駕駛兩大殺手锏公布 7月29日消息,近日,全球信息技術研究和顧問公司Gartner發布了《2024年企業網絡技術成熟度曲線報告》。 報告顯示,華為再次入選AI Networking技術領域的代表廠商,是其在數據通信領域網絡智能化方向創新實力的集中體現。 報告再次強調AI Networking的重要性:更先進的AI Networking產品通過提供運維決策建議,能夠降低故障發生率和簡化故障處理過程,并將網絡性能提升到人工運維無法達到的水平。 華為表示,華為星河AI自動駕駛網絡解決方案通過AI深度賦能網絡,旨在解決復雜網絡運維、業務體驗保障和網絡安全防護三大難題,實現L4級高階自智。 該方案主要包括星河AI網絡大模型應用Net Master與星河AI網絡數字地圖。 發表于:7/30/2024 負責任的發展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挑戰及應對路徑 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推動著新一輪科技產業的變革,但也引發了諸多治理風險,例如數據濫用、訓練數據質量不高,算法黑箱、算法歧視現象普遍,但目前的監管理念和措施仍具有滯后性。為了實現生成式人工智能負責任的發展,在治理路徑上,需要用戶、開發者和監管部門等多元主體從技術和法律等多維度協同參與治理,構建數據質量管理體系、建立開放共享的公共訓練數據平臺;實行算法備案登記、審查評估機制,實現對算法公平公正的敏捷治理;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侵權歸責體系、探索監管沙盒制度的應用,實現技術創新的負責任發展。 發表于:7/29/2024 俄羅斯人工智能監管政策分析:框架、特征及啟示 ChatGPT、Sora等大模型的出現,再次凸顯人工智能技術進步對經濟、文化等領域的深遠影響,與此同時,其所帶來的安全風險問題更令人擔憂,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也均將人工智能監管問題納入國家安全總體戰略。以俄羅斯人工智能監管政策為研究對象,對近年來俄羅斯人工智能監管現狀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以第123-FZ號聯邦法與第258-FZ號聯邦法為核心構建人工智能監管框架,并總結其監管特征。研究結果表明俄羅斯對于人工智能監管已形成以主體層、機構層、制度層為基礎的監管框架;俄羅斯人工智能統籌自我監管和共同監管協同作用,以刺激作為監管的基礎,積極推進多行業監管;隨著ChatGPT、Sora等應用的涌現,俄羅斯對于人工智能的監管框架正在不斷完善。 發表于:7/29/2024 蔚來發布中國首個智能駕駛世界模型NWM 蔚來發布中國首個智能駕駛世界模型NWM:0.1秒內推演出216種可能發生的場景 發表于:7/29/2024 Meta訓練Llama 3遭遇頻繁故障 Meta 訓練 Llama 3 遭遇頻繁故障:16384 塊 H100 GPU 訓練集群每 3 小時“罷工”一次 發表于:7/29/2024 蘋果宣布加入AI安全協議 Apple Intelligence 上線前,蘋果宣布加入 AI 安全協議 7 月 26 日消息,當地時間周五,美國政府宣布蘋果已加入由政府制定的自愿 AI 安全規則行列,而 OpenAI、亞馬遜、谷歌、Meta 和微軟等其他科技巨頭此前也已同意加入。 這些安全措施是美國政府監督 AI 技術發展的一步重要措施,旨在保護消費者并影響人工智能發展。當然,美國國會尚未通過正式的 AI 監管法案,所以這些科技公司都是 " 自愿 ",畢竟美國政府的 AI 指導方針在法律層面上不可強制執行。 發表于:7/29/2024 歐盟《人工智能法案》生效在即 8月1日,歐盟《人工智能法案》(下稱《AI法案》)將在歐盟范圍內正式生效,并將在未來三年分階段實施。這是全球第一部全面監管人工智能的法案,影響力不可低估。 發表于:7/26/2024 ?…4849505152535455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