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相關文章 OpenAI發布美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藍圖 OpenAI 在華盛頓發布了一份“美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藍圖”,明確表示計劃與新政府合作制定人工智能政策,并幫助美國政府去打造一個 AI 數據中心。 該數據中心預計耗電量達 5 吉瓦(規模將比該公司目前正在開發的數據中心大五倍)。這一構想似乎與其“星際之門”(Stargate)類似,后者是 OpenAI 與微軟商討過的一個價值 1000 億美元(注:當前約 7237.82 億元人民幣)的超級計算數據中心。 發表于:11/14/2024 阿里通義千問開源Qwen2.5-Coder全系列模型 阿里通義千問開源 Qwen2.5-Coder 全系列模型,號稱代碼能力追平 GPT-4o 發表于:11/13/2024 華為百度阿里云等發起大模型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 11 月 13 日消息,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聯盟第十三次全會于 11 月 12 日在北京召開,華為數據存儲聯合中國信通院、工信部人工智能關鍵技術和應用評測實驗室、工商銀行、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百度、阿里云、騰訊云、螞蟻集團等正式發起 "大模型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 該計劃以提升大模型基礎設施的質量與效能為目標,共同加快布局 "高效計算調度 + 高性能 AI 存儲 + 高通量網絡 + 高效能開發平臺 + 智能化運維平臺",助力大模型工程化落地。 發表于:11/13/2024 微軟AI CEO:始終致力于建立人類與AI間的信任 日前,微軟 AI CEO 穆斯塔法·蘇萊曼在清華大學的演講中,分享了他對人工智能未來發展的深刻洞見。蘇萊曼提出了三個對于 AI 的核心觀點——首先,他強調,發展人工智能的目標應當是服務人類并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而不僅僅關注技術性能的比較。其次,他提出人工智能應被用于解決全球面臨的最緊迫社會挑戰,如氣候、環境問題等,將 AI 的能力擴展到更廣闊的應用領域;最后,蘇萊曼強調了負責任地發展人工智能的重要性。 發表于:11/12/2024 人形機器人“天工”面向行業開源開放 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昨天宣布啟動“天工開源計劃”,對外公布創新中心成立一年以來取得的建設成就。 創新中心將陸續把本體、數據集、運動控制等方面的技術成果面向行業開源開放,推動具身智能加快落地。全球高校、科研院所、集成商等可在此基礎上再開發,加速推動人形機器人真正進入人類生活。 發表于:11/12/2024 Gartner預估2027年40%AI數據中心因電力短缺影響運營 11 月 12 日消息,市場調查機構 Gartner 今天(11 月 12 日)發布博文,認為 AI 和生成式 AI 的快速發展,正推動電力消費急劇增長,并預估未來 2 年數據中心的增長率超過 160%。 該機構警告稱,到 2027 年,40% 的現有 AI 數據中心將因電力供應不足而受到運營限制。 Gartner 副總裁分析師 Bob Johnson 指出,各大企業正在加速建設新型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并對電力產生巨大需求。 發表于:11/12/2024 谷歌開源諾獎化學模型Alphafold3 谷歌開源諾獎化學模型 Alphafold3,推動 AI 變革生物領域 發表于:11/12/2024 TM Forum與華為等聯合發布《自智網絡等級測評白皮書》 11月11日 在汽車自動駕駛如火如荼之際,通信網絡的自動化、智能化演進,也在快速推進。 近日,由TM Forum主辦的Innovate Asia峰會在泰國曼谷舉行。在峰會期間,TM Forum和華為聯合產業伙伴共同發布了《自智網絡等級測評白皮書》,并為首批通過自智網絡等級測評的運營商頒發了等級認證證書。 發表于:11/12/2024 實力認證!大聯大連續二十四年蟬聯“優秀國際品牌分銷商”獎 2024年11月7日,致力于亞太地區市場的國際領先半導體元器件分銷商---大聯大控股宣布,再次以卓越的市場表現和客戶認可度,勇摘“優秀國際品牌分銷商”獎項,大聯大連續24年蟬聯該項殊榮,充分彰顯了大聯大深耕半導體行業的深厚實力和卓越影響力。 發表于:11/11/2024 羅克韋爾自動化亮相第七屆進博會,三大引擎鏈動可持續未來 (2024年11月6日,中國上海)作為工業自動化、信息化和數字化轉型領域的全球領先企業之一,羅克韋爾自動化連續四年亮相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技術裝備展區4.1展館B3-04展臺。聚焦中國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趨勢,在此次進博會展臺上,羅克韋爾自動化作為生產性服務業鏈主,充分鏈動起在數智創新、凈零價值和跨界生態方面的實踐成果,同時依托這三大引擎,匯聚生態合作伙伴,合力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和綠色可持續發展,持續激發新質生產力的蓬勃活力,引領未來無限可能。 發表于:11/11/2024 美國私人數據中心建設開支激增至近300億美元/年 11 月 11 日消息,據彭博社 9 日報道,美國公司正大手筆投資數據中心,力圖在人工智能領域中搶占先機。 根據最新的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美國私人數據中心的建設開支已激增至每年近 300 億美元 發表于:11/11/2024 2030年全球生成式AI或產生高達500萬噸電子垃圾 近日,來自中國科學院、美國加州大學和以色列萊赫曼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的子刊發文,他們預測2020年-2030年,生成式AI累計可能產生最高達500萬噸的電子垃圾。這一重量與約250億部iPhone 16 Pro相當。 生成式AI場景中產生的電子垃圾主要來自于數據中心的高性能計算硬件,如GPU、CPU等。從地域上看,大部分生成式AI電子垃圾都來自于北美地區(58%),其次是東亞地區(25%),再次是西歐地區(14%)。 發表于:11/11/2024 AMD發布首個10億開源AI模型OLMo AMD 公司于 10 月 31 日發布博文,宣布推出首個完全開放的 10 億參數語言模型系列 AMD OLMo,為開發者和研究人員提供強大的 AI 研究工具。 AMD OLMo 模型使用從零開始訓練的 10 億參數語言模型系列(LMs),在 AMD Instinct MI250 GPU 集群上訓練,使用了超過 1.3 萬億個 tokens 進行預訓練,讓模型在處理自然語言任務時具有強大的推理能力。 發表于:11/8/2024 阿里達摩院發布八觀氣象大模型 11月6日消息,阿里巴巴達摩院今日在北京召開決策智能產品發布會,正式發布了八觀氣象大模型。 該模型在全球氣象模型基礎上融入區域多源數據,實現了空間和時間精度的顯著提升,最高可達1公里×1公里×1小時。 這一創新工具有效提升了對溫度、輻照、風速等關鍵氣象指標的預測性能,成功應用于新能源比例較高的新型電力系統中,使新能源發電功率和電力負荷預測準確率分別達到了96%和98%以上。 發表于:11/7/2024 美國加州AI安全法案被否的啟示 2024年9月29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州長加文·紐森以“不應只考慮模型成本和算力”、“缺乏靈活解決方案”等為由否決了《CA SB1047前沿人工智能模型安全與創新法案》(以下簡稱《加州AI安全法案》)。該法案一經提出便備受爭議,此次法案被否決也反映出美國在AI立法中強調創新發展優先的一貫傾向。今年以來,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加快構建和完善AI治理框架,我國應密切關注相關政策法規的進展,包容審慎地推進AI監管,促進AI技術創新與監管的平衡發展。 發表于:11/7/2024 ?…525354555657585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