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Gartner:2024年全球半導體收入增長21% 根據Gartner的最終統計結果,2024年全球半導體總收入為6559億美元,較2023年的5421億美元增長了21%。同時,英偉達超越了三星電子和英特爾,首次躍居首位。 Gartner研究副總裁Gaurav Gupta表示:“前十大半導體廠商收入排名變動的主要原因在于強勁的AI基礎設施需求以及73.4%的內存收入增長。英偉達之所以能夠躍至首位,主要在于其獨立圖形處理單元(GPU)需求顯著增長,GPU已成為數據中心AI工作負載的首選。” Gupta表示:“供需失衡引起價格大幅反彈,三星電子的DRAM和閃存收入增長,得以繼續保持在第二位。英特爾2024年的半導體收入僅增長了0.8%,原因在于其主要產品線面臨的競爭威脅正在加劇,而且英特爾未能把握AI處理需求強勁增長這一機遇。”2023-2024年全球排名前十半導體廠商收入(單位:百萬美元) 最新資訊 三星正打造全新的PB級別SSD存儲方案 3月19日消息,三星宣布,正在打造全新的PB級別SSD存儲方案,也就是PBSSD,容量將達到跨越式的1PB左右,相當于1000TB。 三星并未透露具體如何實現PBSSD,只是說將會利用其開發的FDP(Flexible Data Placement)技術,可以翻譯為彈性數據安置,已經被采納為NVMe技術標準。 它可以強化數據的存儲能力,從而提高性能和可預見性,更好地滿足超大規模工作負載的需求,尤其是配合超強算力的AI GPU。 事實上,三星這一番表態,就是在NVIDIA GTC大會上做出的,后者剛發布了新一代高性能GPU B100/B200和超級芯片GB200。 發表于:3/20/2024 SK 海力士展示Platinum P51 SSD 3 月 20 日消息,SK 海力士近日出席英偉達 GTC 2024 大會,展示了面向消費級市場的首款 Gen5 NVMe 固態硬盤系列 -- Platinum P51 M.2 2280 NVMe SSD。 發表于:3/20/2024 AI大模型催生海量算力需求 HBM正進入黃金時代 AI大模型催生海量算力需求 HBM正進入黃金時代 發表于:3/20/2024 ARM開始提供汽車芯片設計方案 ARM開始提供汽車芯片設計方案,不想太過依賴智能手機市場 發表于:3/19/2024 英偉達擴大與中國車企合作,比亞迪小鵬等將搭載新一代車載芯片 英偉達擴大與中國車企合作,比亞迪小鵬等將搭載新一代車載芯片 發表于:3/19/2024 兆芯開先KX-7000處理器現身Geekbench 3 月 19 日消息,去年 12 月發布的兆芯開先 KX-7000 處理器近日現身 Geekbench。 發表于:3/19/2024 三星DRAM預估今年下半年產能恢復到2023年前水平 市場調查機構 Omdia 近日發布預估報道,認為三星的 DRAM 產能有望在 2024 年下半年恢復到 2023 年前的水平。 發表于:3/18/2024 SpaceX公布星艦第三次試飛新細節 3 月 17 日消息,SpaceX 公司透露了其龐然大物星艦 (Starship) 的第三次試飛的新細節。此次試飛于得克薩斯州 Starbase 當地時間 3 月 14 日早上 8:25 分進行,汲取了先前試飛的經驗,并實現了眾多新目標。 發表于:3/18/2024 美國NASA的超級計算機嚴重落后 曾經引領世界的 NASA ( 美國航空航天局 ) ,近些年卻經常不太順利,很多大型航天項目不但預算嚴重超支,而且進度嚴重滯后。 現在,NASA 終于找到了 " 罪魁禍首 ":局里的超級計算機太落后了。 發表于:3/18/2024 2023年國內芯片設計公司數量為3451家 第29屆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2023年會暨廣州集成電路產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理事長魏少軍教授作了題為《提升芯片產品競爭力》的主旨報告。報告中指出,根據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芯片設計公司數量為3451家,比2022年的3243家,多了208家。 2023年整個半導體行業處于下行周期,但國內的芯片設計公司數量仍在增長,國產芯片公司淘汰賽會到來嗎,何時到來? 要回答上面問題,首先來看3451家國產芯片公司是否能活下來。讓我們先看一組數據:從芯片設計公司的銷售規模來看,2023年預計將有625家公司銷售額超過1億元人民幣,相比2022年的566家增加了59家,同比增長10.4%。 發表于:3/18/2024 ?…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