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IPv6標準
在日前召開的推“進IPv6研討會”上,CNGI專家委員會鄔賀銓院士表示,經過近幾年的發展,IPv6的標準在開發之中,基本已經形成體系,IPsec不構成推廣IPv6的障礙。同時,他強調中國IPv6僅占0.29% ,應加大推進力度。
IPv6標準基本已經形成體系
在會上,鄔賀銓指出,“IPv6的好處在于地點有很大空間,所以等級的有效選路方案,對每個ISP可以分配大的地址塊而不是多個零散的具有不同前綴地址段,只占用路由表一條路由,避免路由表爆炸,降低了路由器處理時延,維持了IP包端到端透明性,支持IP層可跟蹤性和DNSSEC等加密協議應用。”
目前,業界對IPv6有一些擔心,原因有很多。有人擔心IPv6標準不夠成熟,沒有合適的可擴展IPv6/IPv4過渡技術;產品不夠豐富和完善,ICP缺乏積極性;沒有看到IPv6殺手锏應用,IPsec會帶來新的問題。
面對這種質疑,鄔賀銓認為,經過近幾年的發展,IPv6的標準在開發之中,基本已經形成體系,在尋址上、SDP、ICMP,還有頭壓縮、3GPP分組隧道,還有安全、鄰居發現、自動配置等等方面,目前至少現在已經有30多個。
目前IPsec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對此,鄔賀銓認為,“IPsec而本身不是為IPv6而設計的,在90年代初就有,當時為IPv4,盡管現在在RFC里頭要求IPv6有義務支持,但實際上IPv6并沒有說一定要帶IPsec工作,IPsec復雜性,大多數應用不帶IPsec。IPsec的使用量很有限,IPv4里頭的IPsec只有1.5%,很少,只有少量用戶在用,沒有必要在IPsec和IPv6的應用那么大的擔心。另外還有很多因素影響著IPsec的應用,沒有完全成熟,還有比較復雜,沒有大規模部署,缺少完善可交互性、很可能帶來防火墻問題,加密開銷潛在影響性能,還有端到端處理,有時在傳送層處理,帶來系統管理上的問題。對應用層重復保護,增加對網絡維護和排查故障的復雜性。IPsec本身原因是為了內容加密,但實際上由于他存在一些使用上的困難,沒有必要擔心他有那么大的使用,也沒有使用那么多。”
總之,鄔賀銓強調,“IPsec總的來講不構成推廣IPv6的障礙。”他認為,“IPv6的應用會帶來一些新問題,尤其是IPsec使用。一般的上網和通信并不需要使用加密,真正保密要求高的通信用戶會采用用戶特定的加密辦法而不用IPsec。考慮到目前IPv6的網站資源還很少,IPv6目前僅當IPv4使用就可以了,只當IP地址用,這個意義而言把ICP看成純IPv4,因此沒有必要使用IPsec。另外在IPsec采用情況下的內容安全過濾在IPv4環境下和IPv6環境下并沒有本質區別。你不是靠這個能管住他。在IPv6環境下IPsec不使用帶來的安全問題,并不比在IPv4環境下不適用IPsec嚴重。在IPv4和IPv6不使用IPsec一樣,不帶來安全問題。當來未來IPv6還會出現新的安全問題,不是IPv6特有的,互聯網安全問題是永遠存在,在發展中求安全。”
中國IPv6僅占0.29% 推進力度不夠
據了解,發達國家像美國是地址最多的,一個人平均有五六個地址,美國政府也在加快部署IPv6,要求2012年政府機構和ISP必須提供IPv6服務,歐盟要求2010年底實現25%的企業、家庭、政府部門、TOP100網站采用IPv6協議。日本總務省牽頭發布IPv6行動計劃,決定從2011年4月全面啟動IPv6服務,日本所有ISP都加入此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