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工智能與人類的圍棋大戰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在Google人工智能AlphaGo連續拿下三局勝利之后,韓國棋手李世石于昨日使出“神來一手”,終于贏得了勝利,為人類贏回了尊嚴。
而隨著“人機大戰”的白熱化,人工智能取代人類的擔憂也再一次被提及。繼美國《紐約時報》與中國新華、騰訊之后,韓國《金融新聞》編輯部日前也正式啟用了一名人工智能記者。
有些人可能忘記了,那就讓我們先回顧一下之前都發生了什么。
去年8月份,我們曾經報道過《紐約時報》主編竟是聊天機器人這件事,這位主編挑選的文章平均閱讀量是普通文章的38倍,每天工作24小時不休 息,它就是機器人Blossom。除了Blossom以外,《紐約時報》很長時間以來都會在財報季、運動比賽報道的時候使用機器人來寫稿,從而大大降低了 人力編輯的腦力勞動,提高了效率。
知道了《紐約時報》主編竟然是機器人之后,不少網友都紛紛感慨還讓不讓人活了!然而,這么可怕的事情僅僅一個月之后就來到了國內!國內四大門戶之一的騰訊公司財經頻道推出了一個叫“Dreamwriter”的自動化新聞寫作機器人,9月份時,Dreamwriter發布了它編輯生涯的第一篇報 道??胺Q文從字順,數據翔實,據說寫出報道僅用了1分鐘。
隨后的11月份,中國國家通訊社新華社在成立84年之際,也上線了寫稿機器人“快筆小新 ”。據說“快筆小新”供職于新華社體育部、經濟信息部和中國證券報,可以寫體育賽事中英文稿件和財經信息稿件。
下面我們回到今天的主角,韓國的這位人工智能記者。據悉,這臺電腦安裝了人工智能記者程序,每天股市收盤時,它便基于韓國證券交易所的數據,0.3秒就可寫出一篇股市行情的新聞報道。而且據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讀者看后分不清到底是不是人寫的。
更重要的是不僅是寫稿快,人工智能記者只需首次設置費用,隨后運營的費用接近于0。
這么看來,機器人不光是寫稿快,成本低,運營起來也簡單容易,相信很多小編看到這都要忍不住淚奔了:飯碗不保啊!
韓國《經濟新聞》編輯部主編嚴虎動表示,啟用人工智能記者是為了將記者從復雜的重復化的勞動中解脫出來,促使他們向深度調查記者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