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以色列財經報紙《Calcalist》報道,華為已經收購了以色列公司Toga Networks,交易價超過1億美元。Toga為IT和電信市場提供先進技術研究和高水平設計。
《Calcalist》引用研究公司Zirra的數字稱,這筆交易的價值約為1.5億美元。但是如果交易的特定條件能夠得到滿足,交易價可能還會上漲。
長期以來,華為和Toga一直在進行合作,但是合作的具體性質并不是十分清楚。此前有消息稱,Toga可能實際上是華為的子公司。不過,華為和Toga都對這一說法予以否認。華為稱,Toga是公司的研究合作伙伴。
Toga似乎為電信行業設計和開發了一系列產品,包括交換機、路由器等,并同時將業務范圍擴大到了云存儲系統和數據中心應用領域。
之前早有合作
以色列作為全球科技研發重鎮,近年來其極具創新的科技企業已吸引全球科技業搶進攜手合作。過去幾年,中國科技巨擘也積極與以色列科技業建立關系,包括阿里巴巴、百度與小米都紛紛投資以色列創投或是新創團隊。
在今年六月也傳華為曾經和他們有了深入的合作。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華為在過去7 年當中,透過一家名為Toga Networks 的以色列當地注冊公司開發儲存、訊息安全,包括加密等軟件與網絡設備相關技術,有些技術甚至可能相當敏感。
據悉,Toga 開發的工具可以協助電信商透過路由器檢測數據,這項名為深度封包檢測的技術,可以用來安排流量的優先次序,同時也可以辨識出個人用戶上了特定網頁,或是在信件中使用了特定關鍵字。
根據一名Toga 前員工說法與公開的專利紀錄顯示,華為自2013 年起列出幾項關于深度封包檢測演算法的專利,都載名Toga 的員工是發明者。Toga 前員工并透露,超過200 名的Toga 工程師現在為華為工作。而從以色列官方文件與Toga 員工說法來看,Toga 也被視做是華為的一部分。
Toga并未公布該公司與華為的關聯,但也沒有故意遮掩這樣的關系。根據Toga前員工的說法,以及公開的專利記錄,自2013年以來,華為提交的多項專利申請中將Toga員工列為發明人。其中某些專利與深度數據包檢查算法有關。
此外,在以色列政府文件、以色列官員,及Toga的在職員工和前員工之中,Toga已被視為華為的一個部門。但Toga在一份電郵中回應稱:“Toga是一家私營公司,不會公開提供與商業活動和客戶關系的任何信息。”
華為方面則表示,Toga網絡并不是華為的子公司,但華為會與多家研究伙伴合作。華為一名發言人在電郵中稱:“華為認為,行業要發展,開放創新是關鍵,因此我們與本土伙伴合作,更好地利用本土人才,向全球客戶提供最具創新性、最具領導力的解決方案。”
為什么遮遮掩掩
不能說的關鍵在美國。美國對于以色列技術轉給中國的審核轉趨嚴格,為的是擔心這些技術恐怕被用作偵測與竊聽全球網絡與電信用戶,而Toga 與華為合作的技術開發恐怕觸及這敏感背景。
事實上,自2012 年一份國會報告對于采用華為網絡設備,將導致資料恐為中國諜報之用,華為的網絡設備幾乎大幅被拒于美國市場之外。此外,據以色列對此事務熟悉的前官員透露,隨著中國公司在以色列參與發展敏感技術開發的涉入程度越來越深,此舉也引發美國國安圈的疑慮。而美國國防部拒絕回應。
另一項與以色列公司合作會引起的疑慮則是關于軍用技術,像是民間公司雇用以色列軍隊中技術單位的退役人員,就有機會獲取相關軍用技術。而美國與以色列就曾在技術移轉給中國的議題上激烈交鋒過,2000 年,美國就曾阻止以色列販售先進機載預警系統給中國,2005 年美國強烈要求以色列停止軍售給中國,甚至希望以色列不要將非軍事技術授權給中國,并端出更嚴格的出口控管機制,而以色列最終同意。
時至今日,以色列與中國的技術的合作主要透過貿易與學術管道,從2015 年的資料來看,中國已是以色列第三大出口國,前兩大分別為美國與英國。
以色列經濟部首席科學家Avi Hasson 指出,經濟部希望鼓勵中國企業與當地產業更深入的合作。Avi Hasson 說,我們對中國投資以色列科技產業樂觀其成,因為亞洲市場將會是以色列科技業未來發展的一部分,若沒有當地合作伙伴,以色列科技業也難以打入這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