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中國長城發布公告,為進一步將公司打造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專業子集團及國家信息安全領域領軍企業,實現核心關鍵技術、整機與服務相結合的產業鏈經營模式,公司與中國電子下屬全資子公司華大半導體有限公司,簽署了《股權轉讓框架協議》,就收購華大半導體所持有的天津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13.54%股權事宜雙方達成了初步意向。
打造國內最強處理器
中國長城收購飛騰芯片這一信息一經公布,立刻在業界引起廣泛關注,皆因天津飛騰已經開發出國內最為成功的國產處理器。
資料顯示,天津飛騰主要致力于高性能、低功耗集成電路芯片的設計、生產、銷售與服務,可廣泛應用于計算機終端與服務器。飛騰已成為目前最成功的國產處理器,目前國內完全自主設計的芯片廠商僅飛騰等寥寥數家,飛騰在CPU、JS引擎性能、HTML5兼容性等方面全面領先其他廠商。
據介紹,飛騰系列中的飛騰1500A是基于ARM架構的完全自主可控國產芯片,可實現對Intel中高端“至強”服務器芯片的替代,目前飛騰1500A芯片在專業性能測試中與X86架構下的因特爾酷睿i5評分相差無幾。圍繞飛騰芯片,國內軟硬件廠商已經完成適配和產品業化研發,基于飛騰芯片的產品性能上可以達到替代國外產品,擁有良好的用戶體驗。
業內人士認為,飛騰芯片產業化的成功是跨時代的,意味著它將幫助我國在信息安全方面更好地實現國家戰略。目前信息安全已成為國家戰略,并且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集成電路(芯片是對集成電路的統稱)定位為全面實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我國的IT基礎設施嚴重依賴進口,尤其是作為基礎設施核心的芯片最為嚴重,數據顯示僅2015年一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額高達2300億美元,進口芯片存在“后門”風險。
我國正在全面實施信息安全戰略,2016年年底至2017年年初,網絡安全的國產化政策密集出臺。根據研究報告預測,我國關鍵行業基礎設施國產替代迫在眉睫,2017年將開展全新的換機工作,我國黨政軍核心市場空間達2000億,如若將金融等國民經濟基礎行業也考慮在內,則基礎IT設施方面(含網絡)的國產替代空間達萬億,按照平均4-5年的換機周期考慮,穩定后每年將會帶來過2000億的替代空間。并且全球PC及服務器的產業鏈中,芯片及服務廠商的利潤率顯著高于純硬件整機廠商的利潤水平,為產業鏈中利潤的主要來源環節,尤其是芯片利潤占據純硬件環節利潤的70%以上。
定位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平臺
中國長城在重大資產重組完成后,正在成為中國電子信息安全的專業子集團,以及中國電子“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程”的整合平臺,其定位成為面向軍隊國防、國家關鍵領域及重要行業的自主可控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關鍵基礎設施及解決方案提供商。依托中國電子集團,中國長城是現階段國內唯一一家能夠實現芯片、整機全套自主可控的上市公司,是我國信息安全的國家隊和領軍企業。
隨著本次天津飛騰芯片股權轉入中國長城,中國長城核心關鍵技術(芯片、安全可信技術)、整機(終端及服務器)、服務(行業整體解決方案)的業務模式已見雛形和逐漸清晰。
后續優質資產注入將持續
中國長城作為中國電子持續打造的信息安全專業子集團,是中國電子集團“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程”業務的整合平臺,中國電子董事長曾明確表示,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圍繞自主可控的其他資產和服務將逐步整合注入中國長城。資產證券化已成為國企改革的重要手段,中國長城未來打造空間潛力廣闊。
中國電子一位高管表示,本次天津飛騰股權轉入中國長城,是中國電子集團“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程”整體戰略規劃的貫徹和執行,“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程”是中國電子的核心戰略規劃。中國電子在2011年就已經開始超前布局信息安全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諸多核心技術產業已經成熟,形成了大量優質資產,僅底層芯片就包括飛騰(處理器芯片)、盛科(網絡交換機芯片)、瀾起科技(存儲器芯片)等。
本次天津飛騰部分股權轉入中國長城,可以通過資本市場平臺,做強做大飛騰芯片業務。最重要的是進一步完善和提升中國長城產業鏈,持續實現核心關鍵技術(芯片等)、整機與服務相結合的產業鏈經營模式,切實推進信息安全和自主可控業務的跨越式發展,大幅提升中國長城的盈利能力和內涵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