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正式宣布,將半導體子公司出售給貝恩資本主導的日美韓聯盟。此次收購總額約為2萬億日元,近日雙方將簽署最終協議。
除了貝恩資本,聯盟成員還包括日本產業革新機構、日本政策投資銀行、韓國SK海力士、蘋果、戴爾等機構和公司。從成員性質來看,日本本地派、中立派、競爭對手、客戶均在其中,而東芝依舊在半導體子公司的新架構中掌握話語權。
但是,在推進交易過程中,東芝還面臨著兩大難題,一是合作伙伴西部數據已經對東芝提起訴訟,二是各國漫長的反壟斷審查。如果未能在2018年3月底財年結束前完成交易,東芝仍有退市風險。半導體業務是目前東芝最優質的資產,為公司貢獻了50%的營業盈利。由于東芝在核電業務上的失手,不得不出售核心業務以求自保。而東芝的半導體業務主要為NAND Flash(NAND型閃存芯片),此類存儲芯片的供不應求,也引得業內爭相競購。
在談判協商的過程中,“價高者得”的標準在東芝眼中并不完全適用。鴻海集團報出最高價格2.1萬億日元時,東芝未曾動心,因為日本方面擔心技術外流?!叭毡菊辉试S因東芝交易而讓中國獲得最先進的閃存技術,因此被認為有可能導致泄密的鴻海被淘汰。”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分析道。
事實上9月初,西部數據、KKR主導的日美聯盟曾被認為是最有可能拿下東芝存儲芯片的競購方,因為西部數據在8月份獲得了獨家談判權。但是9月13日,東芝又和貝恩資本簽訂了諒解備忘錄,早在6月份東芝也表明過出售給日美韓聯盟的意向,如今東芝還是轉向了最初選擇。盡管西部數據在9月19日還提出過更優惠的收購方案,但是依舊沒有獲得東芝的芳心。
對于西部數據的落選,在多位業內專家看來,一方面是由于西部數據聯盟的出價較低;另一方面西部數據雖然和東芝共同運營閃存芯片工廠,但是同時也是競爭對手,兩者的關系比較微妙。
此前日本政府也曾擔心SK海力士會因為收購導致技術外流,但是東芝的相關負責人解釋稱SK海力士對東芝半導體子公司并沒有決定權,只是投資貝恩資本旗下公司。據悉,在與貝恩的收購方案中,東芝依舊持有半導體子公司的部分股權,而日本企業方擁有過半的股權以掌握決定權。
而“憤怒”的西部數據在9月20日當天就向國際商會國際仲裁院(ICC)發起訴訟,欲讓東芝停止單獨投資擴建日本四日市的閃存芯片廠房;5月份時,西部數據對東芝的控告則集中在閃存技術的泄露,不過訴訟的目的一致,都是阻止東芝對半導體的出售。
對比“受傷”的西部數據和鴻海集團,東芝和日美韓聯盟中的蘋果、戴爾、SK海力士等企業受益頗多。就東芝本身而言,不僅籌到了巨額資金,有助于將來的投資和擴產,還保留了對子公司的掌控權。對于蘋果、戴爾、SK海力士來說,均獲得了閃存相關的資源。
根據集邦咨詢半導體研究中心(DRAMeXchange)的統計,在2017年9月份的全球NAND Flash市場中,三星的產能市占率達到36.9%;東芝/西數陣營位居第二,市占率為34.4%,和三星頗為接近;美光/英特爾陣營以17.1%排在第三;SK海力士的市占率為11.6%,排名第四。
在東芝出售存儲芯片業務后,簡單地從市場份額來看,東芝、西部數據和SK海力士陣營三者相加為46.0%,高于三星產能。不過,顧文軍指出:“出售后的東芝NAND Flash營收,與SK海力士不會并表,因此不會對市場份額和格局造成直接的影響。”
集邦咨詢半導體研究中心(DRAMeXchange)研究經理陳玠瑋說:“關鍵因素仍在WD(西部數據)的態度,若WD持續提起法律訴訟,干擾TMC(東芝半導體子公司)出售,我們認為三星跟美光陣營將會因此收益最多,在資金難以到位的狀況下,將對四日市工廠的擴產進度造成負面影響。若資金能夠順利到位,未來TMC/WD在投資無虞的狀況下,將有機會在產能及技術上與三星一拼?!?/p>
同時,DRAMeXchange的研究報告顯示,平均而言,一座NAND Flash新廠耗資約80億美元(月產能約8萬-10萬片),若是只靠東芝或是西部數據單一的財務能力,長期而言無論是在擴產或是技術研發皆難以與龍頭三星比拼。
就整體芯片市場而言,盡管2015、2016年并購四起,2017年整體速度已經放緩。老杳認為,現在市場上已經形成了幾大巨無霸,可收購的標的越來越少,整個并購不像前兩年那么瘋狂,未來幾年可能會安靜一些。中國的公司還沒有起來,沒有形成寡頭,大家勢均力敵,也很難產生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