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企業“走出去”步伐進一步加快,取得了輝煌成就。截至目前,中國電力企業涉及近百個海外市場,形成了涵蓋設計、制造、施工等上下游的新的發展形式。
在近日由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簡稱“機電商會”)主辦、浙江省寧波市商務委員會協辦的中國電力行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上,來自電力企業及相關協會的專家和代表暢談了近年來我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中取得的成就。
裝機不斷增加,累計簽署合同額近940億美元
“探尋電力行業‘走出去’新模式、新合作、新商機,這對中國電力行業發展,特別是中國企業更好地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機電商會會長張鈺晶表示。他指出,四年來,中國電力企業在政策溝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有力因素的支持下,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種市場資源、優化國內外產業鏈分工布局、加強技術創新,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迎來了更為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
據機電商會統計,“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四年間,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市場累計簽署電力項目合同金額約937.6億美元,占全部海外電力項目簽約額的60.5%。簽約電力項目發電總裝機達到7700.9萬千瓦,占全部境外簽約電力項目裝機容量的75%,項目涵蓋火電、水電、太陽能、風電、輸變電、生物質發電等行業,同時,有力地帶動了我國相關裝備、技術、標準、資本“走出去”。
據了解,2016年,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約裝機容量最高,達到2471.4萬千瓦,占當年全部境外簽約電力項目裝機容量的87%。火電累計簽約達到6546.7萬千瓦,占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約電力項目發電總裝機的85%。
隨著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加快新能源的開發,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的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項目呈現快速發展趨勢。
區域分布廣泛,涉及沿線45個國家
四年間,中國企業簽約的電力項目遍及“一帶一路”沿線45個國家。其中,排名前三的國家是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在三國電力市場上,中國企業累計簽約電力項目金額333.4億美元,占全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約項目金額的35.6%。整體來看,中國企業在排名前十的國家簽約合同總額達到688億美元,占全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約合同額的73%。
機電商會成套工程部副總監、電力裝備分會副秘書長韓春霞在會上表示:“從目前的區域來看,中國企業‘走出去’主要涉及東南亞、南亞、西亞、北非、中東歐、蒙古和中亞以及獨聯體等國家和地區。”韓春霞指出,中國企業在東南亞國家簽約電力項目合同額349億美元,約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電力項目簽約額的37.3%。目前,除文萊和東帝汶中國企業涉足較少外,在東南亞其他國家分布比較廣泛,印度尼西亞、老撾、菲律賓、越南均屬中國企業進行電力開發的傳統市場。
商務部合作司參贊韓勇對新形勢下企業開展國際工程承包和對外投資提出建議。他表示,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中國企業投資熱情不斷高漲,打開了中國企業以投資帶動工程建設的大門,加速了企業開發項目模式的轉型升級。在南亞國家,中國企業簽約電力項目合同額266億美元,約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電力項目簽約額的28.4%。項目主要分布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