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上午,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周青在重慶“智博會”期間的《半導體產業高端論壇》上正式發布了《重慶市加快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主要針對平臺支持、研發支持,投資支持,企業培育、人才支持、服務保障的內容做出了詳細規劃。
芯智訊攝于重慶《半導體產業高端論壇》
根據周青主任介紹,該政策在平臺支持方面,將為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提供平臺支持,降低其開發費用,設立統籌按成本價提供公共服務,并對公共服務運額差異給予獎勵;研發支持方面,分層次對國家、市級集成電路創新中心進行支持,對集成電路基礎研究、產業技術等重大專題給予大力支持;投資方面,設立總規模500億元人民幣的重慶半導體產業發展基金,一期規模為200億元,對于設計類企業,可以給予最高500萬元的補助,對于需要采購高新大型半導體設備的企業,可以給予最高2000萬的低息/無息貸款支持。
此外,還將同時加大對集成電路相關知識產權、技術訣竅的研發、積累和引進力度,推動設計企業孵化和創新成果產業化,并大力引進、培育集成電路核心人才團隊,增強產業支撐。
重慶是國內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最早的城市之一,我國第一塊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就出自位于永川的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24研究所。
根據資料顯示,目前重慶市現有集成電路企業約20家,覆蓋了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制造、封裝等全產業鏈環節。
其中,芯片設計企業包括西南集成、中科芯億達、偉特森電子、銳迪科、原璟科技、雅特力科技、弗瑞思科、烈達半導體、物奇科技、渝芯微等企業,主要涉及功率、射頻、通信、驅動、物聯網、數據傳輸、微控制器等設計領域。
晶圓制造及整合元件制造企業,包括中國電科集團覆蓋模擬集成電路、電荷耦合元件的兩條6英寸芯片生產線,華潤微電子公司8英寸功率及模擬芯片生產線,以及萬國半導體公司12寸電源管理芯片生產線及封測線。
封裝測試及原材料供給方面,包括SK海力士公司在渝建設其全球最大封裝測試基地,平偉實業、嘉凌新科技等企業從事功率器件封裝測試;超硅公司生產大尺寸集成電路用硅片,奧特斯公司生產半導體封裝載板。
圍繞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規律,近來重慶提出將重點發展電源管理芯片、存儲芯片、先進工藝生產線、汽車電子芯片、驅動芯片、人工智能及物聯網芯片、集成電路設計業。
據介紹,重慶集成電路產業的整體目標是,到2022年實現銷售收入1千億元,其中設計產業達到200億元、制造產業達到400億元、封測產業達到300億元、專業設備達到1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