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屆“芯集坪山”——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高峰論壇在深圳博林圣海倫酒店舉辦。這是坪山區首次舉辦高規格的集成電路產業論壇,論壇主題聚焦5G引領集成電路產業應用新突破,重點圍繞新形勢下集成電路產業如何突破重圍、破解“缺芯少魂”困境以及加強應用突破展開探討。
筆者了解到,當前坪山作為深圳東部產業發展重要基地,轄區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主導產業已進入發展“快車道”,在集成電路產業集聚了一批重點企業,并獲批深圳首個5G網絡試點區和智能網聯汽車路測區,依托5G試點,坪山或將在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上取得先機。
坪山區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代金濤首先在致辭中表示,接下來坪山區將聚焦關鍵技術,營造集聚資源、開放合作的環境,構建集成電路及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體系,協同其他主導產業,努力將坪山建設成為服務全國乃至全球的創新中心。
依托5G試點發展第三代半導體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強制造強國的建設。推動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發展”,其中,集成電路被放在首位,重視程度不言而喻。集成電路是當今信息技術產業高速發展的基礎和源動力,其技術水平和發展規模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產業競爭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之一。
據了解,坪山擁有國家級高新科技園,是深圳東部產業發展重要基地,集聚了中芯國際、比亞迪(中央研究院)、昂納科技、金泰克、基本半導體、拉普拉斯等重點企業,集成電路及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集聚漸成規模,為未來集成電路產業騰飛奠定了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在剛過去不久的2018年(第四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上,坪山區政府與深圳市無線電管理局、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簽訂5G應用試點四方合作協議,成為全市首個5G試點。今年坪山將率先開展5G網絡試驗,在市無線電管理局指導下,借助移動公司開展應用孵化等多場景的5G試驗網,積極探索5G的重量級應用,同時利用華為公司參與5G標準制訂的技術優勢,搭建涵蓋組網測試,實現強強結合,為5G商用積累建網經驗。
“深圳市坪山區提出在集成電路應用上尋求突破的定位很好,應用得到突破可以增加集成電路的消費,可以做大市場需求。在方向上選擇國家大力發展的5G網絡大有可為,我國在5G領域有機會實現并跑甚至領跑。”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為坪山依托5G試點發展集成電路的思路點贊。
筆者了解到,深圳市在坪山設立第三代半導體(集成電路)未來產業集聚區,集聚區由位于坪山高新區西部的核心區和東北部的拓展區組成,總規劃用地面積5.09平方公里。現已集聚8家第三代半導體和集成電路領域的核心企業,建立了材料、設備、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及下游應用的完整產業鏈。集聚區將全面布局集成電路的設計、制造、封裝、測試、裝備材料及整機終端生產等領域,促進研發生產與應用反饋形成良性循環,打造世界知名的第三代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區。規劃2020年產值達到30億元,年均增長率為49%。
人才、資金、產業鏈成發展困境
舉辦高規格的集成電路產業論壇、打造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集聚區,一系列動作展現出坪山在打造集成電路產業高地的決心。但從目前坪山集成電路發展現狀來看,仍存在一些現實問題。
日前,坪山發布了《深圳市坪山區人民政府關于促進集成電路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及起草說明,說明指出,目前坪山區集成電路產業需要提升的空間仍很大,其中企業數量少、發展資金缺乏、產業發展空間缺乏、人才供給不足、產業鏈亟待完善成為當前坪山在發展集成電路及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坪山目前雖然已經集聚了中芯國際、比亞迪(中央研究院)、昂納科技、金泰克、基本半導體、拉普拉斯等重點企業。但整體體量仍較小。數據統計,目前坪山的集成電路存量企業8家,總產值約50億元,占比2.8%,總體企業數量偏少,產業規模較小,要在坪山形成較大規模的集成電路產業集群效應,就需要在引入優質企業、培育壯大本土骨干企業兩方面做文章。
在人才方面,該說明指出,國內集成電路行業各類人才缺口達40萬人,特別是中層研發人員、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最為稀缺。為此,各省市爭相發力,拿出最優厚的政策搶奪人才,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坪山區不拿出真招、實招,不僅引不來人才,現有的人才也留不住。
此外,坪山集成電路和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的完善仍有空間可以突破。目前,坪山區云集了中芯國際、比亞迪、昂納科技、金泰克等較為優質的企業,但企業間互動聯系較少,信息不對稱,比如設計企業的芯片因缺乏互動,在區外或者市外流片,沒有形成本土的協同、聯動發展效應。
集成電路專項發展政策有望近期出臺
為謀劃好坪山區集成電路上下游產業布局以及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切實搶占新一輪集成電路發展的制高點,筆者了解到,坪山將出臺《深圳市坪山區人民政府關于促進集成電路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用于支持產業發展。在論壇上,坪山區副區長陳華平就政策中的諸多亮點舉措進行提前預熱與發布。筆者了解到,該政策主要從產業資金支持、產業空間保障、優質企業引進培育、產業研發和核心技術攻關、產業上下協同以及降低企業其他成本等多個方面,就培育和壯大坪山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設計了針對性支持條款。
其中,對于落戶坪山的集成電路設計、封裝等企業,符合相關條件的,預計將給予每家企業最高1000萬元的資助;對于區政府認定的集成電路公共服務平臺,預計將按設備購置費用的50%,一次性給予最高2000萬元資助;對于購買或使用EDA軟件、IP的,利用公共平臺采購IC設計服務、IP復用服務的,預計按實際發生費用的50%,給予年度最高300萬元資助。
在對產業發展空間保障上,坪山將加快5平方公里集成電路(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園區規劃建設,優先保障集成電路企業用地。在對人才的補助上,坪山對于該產業人才引進的獎勵標準最高達50萬元/人,同時,個稅獎勵起點是稅前年薪15萬元以上,在全國來看均是最優厚的,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此外,值得關注的是,坪山在引進相關人才時,主要聚焦在企業最緊缺的高中低各類各層次人才。
關于集成電路產業鏈完善問題,坪山針對目前集成電路產業缺乏公共服務支撐平臺,同時上下游企業之間缺乏合作與互動,整個產業綜合競爭力不強,需要加強聯動,促進抱團發展的現狀,將就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利用平臺使用EDA、測試驗證、流片特別是本土流片、首購首用、行業組織建設等作了政策設計,力求促進坪山區集成電路上下游產業鏈更加完善,增強自我循環的內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