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兩天的觀察后,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16日對外稱,世界電壓等級最高的輸電工程新疆昌吉準東至安徽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吉泉直流)雙極低端已正式運行。
吉泉直流起于新疆昌吉換流站,止于安徽古泉換流站,是目前世界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送電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于2016年開工建設,今年10月2日實現全線通電,預計年底線路電壓等級將升至1100千伏。
雙極低端運行是該項目工程從通電到最終1100千伏運行的一個過渡階段。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主任李渝說,吉泉直流雙極低端順利投運,標志著該工程距離全面投運邁出關鍵一步。同時,可有效促進疆電外送規模增長,緩解新疆電能供需矛盾和緩解新能源消納困難,促進新疆能源產業健康發展,有利于新疆“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實施。
他說,吉泉直流雙極低端調試工作從9月28日開始,歷經15天,共完成239項設備調試。吉泉直流雙極低端正式投運后,根據吉泉配套電源投產情況,按照高峰時段300萬千瓦功率運行14小時,低谷時段210萬千瓦功率調峰運行10小時,日最大送電能力0.63億千瓦時。至2018年底,吉泉直流通道送電能力約51億千瓦時,將通過月度市場化交易落實。
新疆電力交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房忠說,為了將電力及時送出,針對吉泉直流的電力交易市場化工作也已開始,北京電力交易中心組織了10月份新疆送安徽、浙江、江蘇三批次外送掛牌交易,交易規模11億千瓦時,實現吉泉直流雙極低端正式運行后的首批市場化外送掛牌交易。“新疆這邊完成交易發電企業名單準入和發電企業能力校核,保障了該三批次交易高效、順利組織。后續將充分利用各種手段確保吉泉外送電量送出。”
吉泉直流工程全長3000多千米,途經新疆、甘肅、寧夏、陜西、河南、安徽六省區。工程滿負荷投運后,每年預計可向華東地區輸送電量660億千瓦時,可供華東5000萬家庭電力需求,滿足華東電力增長需要,同時減少煤炭運輸2024萬噸,減排二氧化碳5060萬噸、二氧化硫14.9萬噸、氮氧化物15.7萬噸,推動中國西部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的同時、有利于促進華東地區節能減排,減少霧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