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中國5G經濟研討會”在北京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召開。本次論壇由國經咨詢有限公司主辦,來自政府部門、5G相關企業、相關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媒體的約100位嘉賓參加了會議。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張曉強表示:“5G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主要發展方向,是實現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期盼中外企業界和科技界以更開放的態度推進5G產業及科技國際交流與合作,從而更好地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使5G水平不斷提升,并使5G及相關產業發展更好地促進各國經濟社會發展,造福各國人民,也對世界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張曉強)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何桂立說,5G正式商用以來發展勢頭良好,其經濟價值和應用前景已經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將聯合產業各方,加強創新合作,共同解決5G發展中標準、網絡、安全等方面的關鍵共性問題,探索形成行業應用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業態和新模式,為5G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何桂立)
作為主要參與企業,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表示:“作為重要的行業賦能者和產業合作者,高通公司非常關注技術帶來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5G將成為中國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我們高度關注5G在商用過程中如何為中國的各行各業創造經濟價值,為社會發展帶來福祉。我們非常榮幸能與兩家智庫合作,在今天為社會各界呈現一份中國版的《5G經濟報告2020》,幫助各行各業在5G之路上更快更好地創新。”
(高通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孟樸)
此外,論壇發布了《中國5G經濟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來自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國經咨詢有限公司及中國信通院的專家組成了聯合課題組,研究歷時5個月,先后對高通公司、中興通訊、中國電信、阿里云、縉鋮醫療、中科創達、深聰智能、中國華能集團等多家企業和研究機構進行了訪談,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深入研究。《報告》歸納總結出5G先鋒行業識別器,遴選出5大先鋒行業,從5個角度深入透視5G先鋒行業,提出推動5G相關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總結了5G經濟帶來的5個啟發。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產業規劃部研究員張瑾)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產業規劃部研究員張瑾代表課題組,在論壇上對報告的核心觀點進行了發布。《報告》稱,中國政府的積極推動、消費者擁抱新科技的態度、中國是全球最大的5G市場、產業基金投資的啟動、5G產業鏈具備的國際競爭力等條件,是中國5G產業發展的優勢。在5G商用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挑戰,諸如通信技術供給和相關行業溝通待加強,5G網絡建設和運營商面臨新難題,普通消費者和行業用戶較難看到5G的長期裨益與回報,市場亟需培養5G復合型高端人才,政策環境供給和5G創新需求應相輔相成等。能夠優先成長起來的行業是先鋒行業,課題組提煉出的5G先鋒行業識別器包含盈利能力、信息化水平、對5G的剛性需求、鞏固現有領導地位和挑戰行業既有霸主的訴求五大要素,據此篩選出移動終端、泛娛樂、工業互聯網、醫療健康和汽車五大行業。5G技術支撐要帶來服務促進和提升,以此滿足行業需求,才能夠實現價值變現,技術提供方和網絡建設方才有回報,這都需要政策支持和引導,5G相關行業的商業模式和政策建議是本研究的重點和亮點。
5G時代運營商面臨建設資金量大、C端用戶支付意愿弱、管道思維和組織模式待調整等嚴峻挑戰,5G網絡建設是個循序漸進過程,未來十年4G和5G將共存,預計2025年5G用戶滲透率為48%。運營商商業模式需要轉變,B2B2X是其盈利機會,實現營業收入有三個選擇,成功需要具備四大核心能力。5G應用與網絡推進模式依據增強型業務預計會率先發力、以點帶面推進 5G 相關行業應用、基礎設施部署和應用開發試點同步的路線圖進行推進。需要在加快網絡建設、建立行業標準、支持產業發展、應對社會問題等方面推動政策完善。盈利、共同成長、游戲化、統籌、全球化是研究得出的五個啟發,5G商用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攜手打造推動5G經濟發展的創新生態,助力新時代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