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模擬設計 > 業界動態 > 從創業者角度談“估值”

從創業者角度談“估值”

2020-02-28
來源:與非網
關鍵詞: 人工智能 創業者

  早期項目的估值,是基于創業者的心理預期和投資方“理性但不一定科學”下的判斷,也是雙方談判和博弈的結果。至于創業者的心理預期如何錨定,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本文的目的正是為了幫助創業者,在不涉及太多的金融背景知識的前提下,理清自己的思路,讓估值的心理預期符合邏輯,并有足夠的支撐依據。

  從創業者角度看估值,關于這個話題,其實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已經闡述過,《估值的邏輯(創業者篇)》,總覺得寫來寫去,理論大于實際,道理說明白了,但從實操角度,對創業者的意義不大。

  在創業項目融資過程中,創業團隊和投資機構之間,很容易就估值問題產生不小的分歧。創業者肯定覺得自己孩子異常優秀,投資機構也會惜金如命,如果連初步的估值區間都談不攏,很難有下一步的進展。

  至于公司估值到底如何確定,網絡上其實有很多的教程,各種各樣的模型和方法,教大家來“準確”估算一個公司的價值。

  遺憾的是,這些模型和方法主要針對的是金融從業人員,創業者很難有精力去研究其中門道,而且這些估值模型,基本都是針對成熟項目或資產,大都不適用于早期的創業項目。

  讓創業者按圖索驥的去套用金融理論模型,得出一個適當的公司估值,是一件非常不現實的事情。

  但每個創業者又都有這樣的需求,融資之前得對自己的估值有點兒底氣啊,賣家怎么可以沒有買家精呢。因此,每次與創業項目創始人交流的時候,估值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以前我說,創業項目,特別是早期項目,估值是一門藝術,是基于創業者的心理預期和投資方“理性但不一定科學”下的判斷,也是雙方談判和博弈的結果,并非一個確定且唯一的結果。

  這話聽起來無比正確,但其實實操起來屁用沒有,如果連一個合理的錨定值都沒有,如何進行談判和博弈?因此,如何幫助創業者理清自己的心理預期,讓這個預期符合邏輯,符合常理,能夠說服機構,才具有最終極奧義。

  本文從《估值的邏輯(創業者篇)》基礎之上,做進一步的延伸,針對創業項目融資問題,把幾個可以實際操作的要點,一一進行分析說明。

  首先,創業者需要充分理解項目的成長空間

  這就涉及到一個最核心的問題,早期項目的估值跟什么最相關?

  有人說是團隊,有人說是技術,有人說是商業模式,有人說是時機和風口……其實這些都不是最直接相關的,創業項目的估值,是跟公司業務對應的市場最直接相關的。當然,能否取得該部分市場,跟團隊、技術、時機也是密不可分的,但歸根到底還是跟市場規模直接關聯。

  市場!市場!市場!沒有市場空間做支撐,再優秀的團隊,再高精尖的技術,不管如何討巧的商業模式,都是虛空的。

  這就要求創業者必須清晰地理解公司產品和服務,對應的市場在哪里,當前的市場在哪來?未來可擴展的市場在哪里?市場規模如何,各個細分市場的規模如何?如何憑借自己的天然優勢(團隊、技術、模式),來一步步實現預期的市場目標?

  這就需要創業者對項目未來幾年的發展,做一個非常詳細的規劃,包括經營策略,市場布局,盈利預測……只有做出了明確的可預期的市場目標,才有可能成為估值的最根本支撐。

  總結:在這個方面,創業者最容易出現的誤區,就是高估了部分因素在估值中的地位。例如,我的團隊有院士領銜,我的技術屬于國際前沿,所以我的估值就應該“平億近人”,而忽視了對技術、產品和服務對應市場空間的充分研判。

  其次,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標的

  對于早期項目來說,前文提到過,支撐估值的最根本因素是可預期的市場目標。

  可預期,說的是未來的事情,即企業未來 3-5 年的模樣,能夠成長為什么樣的規模。

  所以就要求企業尋找到一個可對標的“榜樣”,找到對標“榜樣”的最佳狀態有這幾種:

  同一行業內的傳統企業,是潛在的競爭對手,也是顛覆目標,可能會被自己憑借新技術或者新模式給顛覆掉;

  國內技術落后,存在“進口替代”機會,把持著國內市場空間的外企。創業企業可以憑借人力優勢、成本和服務便利等優勢,搶奪對標外企的市場份額;

  跟自己處于同一起跑線的公司,但對方先行一步,已經有了一輪融資,可以作為自己本輪融資的參考。

  以上的幾種情況,對標榜樣的估值、市場規模,都可以作為自己未來成長的參考對照標的。

  總結:當然,并非所有創業項目都能夠找到最佳的對標榜樣,比如一部分創造新需求的項目,屬于空白的未知市場,這就需要創業者根據所在行業的特點,2B2C2G 等的不同商業規則,找到類似行業的對標企業,來支撐公司發展的邏輯。如果找到一個跟自己業務和模式一模一樣的對標企業,發展的還比較壯大,那對于融資來說,就不是一個好消息了。

  最后,制定詳細的戰略規劃,如何達到預期市場規模

  早期項目估值難的主要原因,簡單來說,早期項目風險性高,影響公司發展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太多,導致項目估值很難研判。

  但是如果公司發展一切順利,2 年、3 年之后,能夠達到一個較為成熟的規模,那時候公司估值確定性就大多了,按照傳統的金融模型,或者按照 IPO 的市場潛規則,都可以相對更加容易地給出估值。

  所以就需要創業者對未來發展做一個詳細的成長型規劃。簡單的,2 年、3 年之后的財務指標,營收、利潤等;復雜的,包括公司的戰略布局、產品和技術研發、市場推廣等。

  當然,這個成長性預期,需要和前面的兩點相匹配,成長性不能超出對應的市場空間,也不能脫離對標企業的現狀。

  一旦公司未來成長、成熟狀態的估值有了,就可以用未來的估值,按照收益率折現的方式來計算當前的估值。

  例如,假設 3 年后進入成熟發展模式,有數據支撐公司的估值為 5 億,那么當前的公司估值就應該為 5 億 /(1+預期收益率)^3。

  這里最核心的就是預期收益率的選擇了,這個收益率和相當多的因素有關,比如項目的階段(早期還是成長期),項目的風險(各種系統性風險和特有風險),投資機構的收益預期(政府引導基金和市場化 VC 的胃口肯定不一樣)……

  有一些市場數據可以供參考:軟銀愿景第一只基金的年化收益率為 29%,云鋒基金成立 9 年的年化收益率為 30%,紅杉資本中國二期基金年化收益率為 33%。

  注:對于網上滿天飛的動輒幾十倍上百倍的投資案例,那是幸存者偏差下導致的認知誤導。某個成功項目幾十倍的收益,還需要被大量的血本無歸的失敗項目給攤薄。

  所以,三年以后估值 5 億的項目,當前的估值基本上要處在 5 億 /(1+30%)^3=2 億。

  以上皆為理想化的推理,只能給創業者做一個大致范圍心理錨定。畢竟,公司未來的成長空間、對標企業的合理性、預期收益率的確定,都是一些非定量方式得來的數據,需要投資方和創業者達成一致。

  經過有邏輯推理得出來的公司估值,就可以大大避免創業者喊出來的估值“平億近人”、投資經理聽到后“心肝兒顫”的情況了。

5e58570aae782-thumb.png

  附文:估值的邏輯(創業者篇)

  內容精要:創業項目的估值,是藝術,也是科學,大部分時候看的不僅僅是公司現在有什么,更重要的是未來有什么。未來有什么,取決于企業的商業模式、戰略規劃、最終能成長成什么樣的規模……不同的商業模式,決定了不同的目標市場規模,也決定公司未來的發展空間,這才是最終決定公司估值的關鍵因素。正所謂,野心需要足夠的才華匹配,估值也需要足夠的想象空間支撐。

  項目看的多了,其實很多時候發現,創業團隊對融資估值的把握,往往相當隨意和隨性,并沒有一個非常清楚和理性的認識。

  漫天要價的情況,可能也并非出自創業團隊本意,更多時候是在市場風口裹挾下的一些隨行就市的想法,他們根本沒有沉下心考慮過該估多少值,該融多少錢。

  說個普遍存在的情況,創始團隊對項目的估值,邏輯異常簡單,雙創風口下,投融資市場火爆,滴滴幾千億了,商湯曠世幾百億了,隨便創個業,怎么也得估個幾個億吧?對標的某某項目估值十個億了,我們怎么也得上億吧?

  往往創業者喊出來的估值“平億近人”,投資經理聽到后“心肝兒顫”。

  雖然我也經常說,創業項目,特別是早期項目,估值是一門藝術,是基于創業者的心理預期和投資方“理性但不一定科學”下的預判,也是雙方談判和博弈的結果,并非一個確定且唯一的結果。

  但是,估值也并非完全是一拍腦袋的隨性,更需要有科學的邏輯支撐。

  風險投資的估值,更多體現的是未來的價值,否則就是簡單的資產評估了。因此,對于融資項目估值,看中的不僅僅是現在有什么,更重要的是未來有什么。

  就算是成熟期項目的估值,最簡單的 PE(市盈率)倍數估值法,體現的也是公司的未來,前提之一是公司盈利能夠平穩發展。

  現在有什么,比較容易判斷,團隊的構成、技術和產品的競爭力、業務運營和財務狀況等,這些關鍵因素都可以通過一輪一輪的盡職調查,去偽存真,做一個非常透徹地研究。

  而未來有什么,就很難這么直接地去判斷分析了,需要疊加各種可控、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去做因果推理、邏輯判斷,非常多的感性判斷摻雜其中。這也導致了,一千個人一千個哈姆雷特,同一個項目不同基金給的未來發展判斷也不盡相同。

  恰恰,未來有什么,對于項目的估值又至關重要,而又是創業者特別容易忽視的環節。

  未來有什么,是企業的商業模式,是企業的戰略規劃,是企業最終能否長成你期望的模樣……

  創業團隊不切實際的漫天要價,基本上都源于對企業未來發展缺乏清醒的認識。企業最終進入成熟期,應該是一個什么模樣至關重要。畢竟,不是所有企業都可以像滴滴一樣,每年百億次的用戶使用頻次,哪怕單次獲益一塊錢,都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利潤規模。

  直接點兒來說,公司未來發展的路徑不同,決定了公司估值的不同,而且會相差懸殊。你的身價,取決于你的選擇,不同的時機,不同的行業,不同的模式……

  不同行業的企業,估值相差懸殊基本上都可以理解,社交電商領域的拼多多,在虧損百億的情況下,都可以估值 2000 多億;而對于傳統零售業,虧損的話,根本不可能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甚至連上市的機會都沒有。

  就算是同一行業,處于不同的細分領域,都可以導致公司未來發展前景迥然不同。

  就拿前兩年非常火的“共享經濟”來說吧,滴滴、摩拜、愛彼迎等,屬于頭部企業,估值上天可以理解,畢竟市場規模和想象空間在那兒擺著,而其他緊隨其后蹭熱點的,諸如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共享洗衣……基本上都屬于初始掘金者看不上的雞肋領域,領域窄、市場規模有限,如果還是一味地放大強調共享經濟概念,估值吹上天,就不太符合邏輯了。

  甚至對于相同的細分領域,如果公司商業模式、戰略規劃不同,也會導致公司估值大不相同。

  比如人工智能領域的頭部企業,“計算機視覺四小龍”,曠視、商湯、云從、依圖,主打的都是人臉識別,估值從 100 億 -300 億不等。單從技術角度來說,民用的話,人臉識別差零點幾個點的精確度,并非企業核心的競爭力。四家企業最大的區別,體現在技術的落地模式上,金融、安防、交通、消費、醫療等領域的應用,各家切入點和側重點不同,與上下游合作模式也不盡相同,不同的打法,不同的市場領域,決定了各家體量也呈現很大差異。

  因此,對于創業企業的估值來說,現在已有的團隊和技術當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充分展示并讓投資者相信,未來企業能有什么,能通過特有的商業模式,成長成什么樣的規模。

  所以,融資之前,創始人更需要拿著一把放大鏡,細細找尋企業未來發展的驅動力在哪里。

  具體來說,從商業模式上看,是賣服務還是賣產品,是 2B、2C 還是 2G,是直銷還是代理,專注細分領域還是普適應用,是小而專還是橫縱擴展大而全……

  不同的商業模式,決定了不同的目標市場規模,也決定公司未來的發展空間,這才是最終決定公司估值的關鍵。

  所有估值泡沫的破滅,都源于公司的想象空間無法支撐公司的估值,這一原則,適用于獨角獸,也同樣適用于創業公司。

  切記,野心需要足夠的才華匹配,估值也需要足夠的想象空間支撐。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初次破初视频情侣| 小泽玛利亚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本在线色视频| 亚洲欧洲精品国产区|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人成网站 |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CHINESE男男GAYGAY网站| 窝窝影院午夜看片| 女人18毛片特级一级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99热这里只有精品6免费| 无翼乌日本漫画|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网址| 看AV免费毛片手机播放| 国产乱女乱子视频在线播放| 窝窝女人体国产午夜视频|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一级毛片|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色一本| 欧美亚洲校园第一页| 伊人五月天婷婷| 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18|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小草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欧美xxxx做受欧美| 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第九色区AV天堂| 国产hs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电影| jizz日本黄色| 性欧美69式xxxxx| 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第一页在线|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永久黄网站色视频免费直播| 免费国产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美女黄频a美女大全免费皮| 国产午夜片无码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