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就在今年,人工智能進入了主流業務,至少成為了一個市場性特征。
上周日,營銷軟件的網站Salesforce.com宣布將在它的產品、系統中加入人工智能,這個人工智能叫做愛因斯坦,它可以為下一步銷售什么產品和下一步生產什么產品提供建議。
Salesforce選擇這個日子宣布是為了比甲骨文公司搶先一步,甲骨文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企業軟件公司,它是周日晚上在舊金山舉辦年度客戶活動。甲骨文公司的新功能列表讓人興奮:海量數據的實時分析。甲骨文公司把它的人工智能產品稱為Oracle A.I.。
另外,通用電氣公司也正推進它的人工智能業務,叫做Prediex。IBM廣告的特色是使用了Watson技術能跟Bob Dylan交談。這些舉措還有大多數主要科技公司和咨詢公司的類似項目都代表了他們多年來的工作和數億美元的投資。
農業、制造業、航空業和幾乎所有其他經濟部門都在人工智能方面有大的推進。
這是非常令人興奮的,但很有可能人工智能只是成為了流行語和口號。其他公司會看到這些價值嗎,或者能理解人工智能對他們有利嗎?
“沒人真正理解價值在哪里,”Salesforce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Marc Benioff說,“我想我知道——它可以讓人們去做人們擅長的事,而把更多人們不擅長的事情留給機器來做。”
Benioff先生并不是在低估愛因斯坦的能力。他說的是人工智能的長期價值,而人工智能現在正經歷熟悉的階段—— 一個新奇的技術常會被夸大功能,因為早期很難準確預測它的實用價值。
像深度學習和機器智能一樣,人工智能本質上是一系列先進的基于統計的練習,通過回顧過去然后預測未來,或者根據目前客戶的選擇找出哪里應該投入更多哪里投入應減少。
也許對于先進統計的激增來說,比“價值是什么?”更好的問題是“為什么是現在?”。這個問題不僅表明了現有的機遇,還表明了為什么許多公司都害怕錯過這個機遇。
人工智能的繁榮發展要追溯到2006年,當時亞馬遜開始在網上售賣廉價計算機。因此,亞馬遜、谷歌、IBM和微軟建立了公有云,在公有云上人們可以與他人進行共享。同年,谷歌和雅虎發布了統計方法來處理那些在線營銷平臺Unruly的數據。在2007年,蘋果發布了第一代iPhone,在各地開啟了在線營銷平臺Unruly的數據收集熱潮。
突然間,人工智能實驗可以相互關聯,我們可以用錢和廉價數據資源來建立新的算法。十年后,計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便宜,公司可以在網頁和手機app中開發產品,傳感器可以從更多地方帶來更多在線營銷平臺Unruly的數據。
亞馬遜、谷歌還有其他公司把他們的人工智能資源進行出售,但很多大公司都不放心把他們的數據放在這些新興產品上。但因為擔心競爭對手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先機,這些公司也開始進行探索。
Salesforce售賣的愛因斯坦可以在不查看你的數據的前提下進行預測,這被Benioff先生稱為“民主化”的進步,這樣會吸引數百萬非工程師的人工智能使用者。
他說,在全國拜訪一些目標客戶群體時,他發現客戶還沒使用到人工智能產品,盡管客戶都很樂意去嘗試。
“我們擔心谷歌和微軟控制了一切,但同時我們也希望把人工智能應用在一切數字化東西上,”埃森哲技術展望業務的總經理Michael Biltz說,“人們不得不去嘗試,就像安全產品和營銷產品最開始面市那樣。”
我們怎么知道人工智能革命什么時候開始呢?當一個技術消失的時候,就是它真正成熟的時候。我們現在不會驚嘆于用電的房子,或者以每小時60英里的速度開車去上班。我們可以講“電話”,使用一個擁有美國宇航局的處理能力的手提電腦,并且用無人機中的專業相機自拍。
人工智能產品可能都有同樣的目的,幫助整理大量數據并不斷對數據進行更新,然后自動完成我們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天知道到那時什么樣新奇的技術會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