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我國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人民群眾對健康醫療將會呈現出巨大需求。但我國在醫療裝備的關鍵技術、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等方面還存在短板弱項,跟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比較,不論是在創新產品還是在上游關鍵技術上,都遠遠無法滿足我國未來的市場需求。尤其是在上游技術上,涉及核心的醫療電子芯片,現階段更是有超過90%的核心芯片需要全部依賴進口芯片,急需國內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
重慶企業再次突破“卡脖子”技術,打造“重慶芯”
位于西永微電園的重慶湃芯創智微電子有限公司(下稱:湃芯創智)繼血氧儀芯片量產實現對同類進口芯片的國產替代后,其自主研發的有創血壓傳感芯片——INV40DP也已通過國內多家醫療器械廠商的測試和采購意向,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三類醫療器械標準,目前芯片已進入預量產階段。“該款芯片在電器性能、電磁兼容、環境測試和性能測試等多項檢測中全部符合行業標準,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國產有創血壓傳感芯片,量產后將打破進口芯片在中國市場十余年的壟斷,從核心芯片到醫療耗材產品真正意義上實現100%國產。”南方地區某醫療上市公司研發負責人說。
有創血壓傳感芯片INV40DP主要用于大型手術、重癥監護等過程對人體動靜脈壓及各種侵入式人體生物壓力信號的實時監測的醫用耗材,是目前各類手術和重癥監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醫用產品。多年來,這顆芯片均由歐美等國家供應,他們直接決定著這顆芯片的定價權和供應權,也是導致該醫療耗材價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湃芯創智自主研發的有創血壓傳感芯片INV40DP實現量產后,將有望大幅降低醫療耗材的物料成本,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醫療健康需求和降低消費醫療支出,并以此技術積累幫助更多的醫療器械廠商研發更多的醫療創新器械。
“重慶芯”的誕生,背后凝結著一群科研人員數十年的心血。湃芯創智的研發人員占比70%,專家顧問團隊來自集成電路、生物醫學、醫療算法等領域。
目前湃芯創智已申請中國發明專利70多項(已授權18項)、美國發明專利3項(已授權2項),其他的陸續在授權中。進入立項研發新的醫療電子稀缺芯片項目達十余個,將根據市場需求、資金儲備情況陸續在重慶進行產業化。并且將基于現有團隊已經形成的技術積累,全力支持中國的醫療器械廠商和醫療研發團隊研發其他領域的創新醫療器械,助力實現中國醫療器械的全產業鏈自主可控。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