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最新文章 華潤微電子:深圳 12 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項目預計 2024 年年底實現通線投產 IT之家 1 月 28 日消息,華潤微電子深圳 12 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建設項目于去年 10 月開工。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總裁李虹表示,該項目預計 2024 年年底實現通線投產,滿產后將形成年產 48 萬片 12 英寸功率芯片的生產能力。 發表于:1/29/2023 華為公開全新立體投影專利,可降低系統成本 IT之家 1 月 29 日消息,國家知識產權局信息顯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近日公布了“立體投影系統、投影系統和交通工具”專利,申請公布號為 CN115629515A。 發表于:1/29/2023 英特爾晶圓代工服務拿下新客戶,累計訂單將帶來超過 40 億美元收入 IT之家 1 月 29 日消息,近日英特爾公布了 2022 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財報,表現很不理想,財報發布后,英特爾股價在盤后交易中暴跌近 10%。 發表于:1/29/2023 英特爾發布新款 N95 處理器:4 核 4 線程,15W TDP IT之家 1 月 29 日消息,英特爾在 1 月 3 日正式發布了 N 系列處理器,面向入門級計算,包括 N50 到 N305,最高為 8 核 8 線程,32EU 核顯規格。 發表于:1/29/2023 矽力杰集成功率級DrMOS方案 伴隨著CPU, GPU等的性能進步和制程發展,主板的供電設計也迎來了更多的挑戰,大電流、高效率、空間占用小、動態響應快、保護更智能的需求使得傳統的采用分立MOS的方案逐漸被取代,SPS/DrMOS的解決方案憑借更好的性能表現成為主流。 發表于:1/28/2023 Intel另類新U:15W功耗高得離奇!電子垃圾再利用? 本月初,Intel發布了12代酷睿新品Adler Lake-N系列,只有E核小核,功耗僅僅6-15W,具體包括N100、N200、i3-N300、i3-N305四款型號。 發表于:1/28/2023 一文淺談SoC功能驗證中的軟件仿真 隨著SOC/ASIC 設計規模不斷增大,且結構愈加復雜,導致驗證的復雜度呈指數級增長。為了縮短芯片的上市周期,在不同設計階段工程師們往往選擇不同的仿真驗證工具,提高整個芯片開發效率。在一個芯片的設計開發流程中,軟件仿真是其中重要的一個部分。這種基于軟件的邏輯仿真可以說在整個功能驗證中都需要用到。 發表于:1/28/2023 27年前 中國自研第一臺64位超級小型計算機 當時世界最先進 1996年1月25日,由中科院沈陽計算機所主持的,中國自行研制開發的第一臺64位超級小型計算機通過技術鑒定。 發表于:1/27/2023 日本將于2025年試產2nm ! 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政府支持的芯片制造商 Rapidus 計劃在 2025 年上半年之前建立一條用于尖端2 納米半導體的原型生產線。 發表于:1/27/2023 腦機接口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李彎彎)腦機接口技術是大腦和外部設備之間的橋梁,利用多個零部件和復雜的算法,分析大腦信號并提取大腦運作模式,然后由一個設備進行記錄和解析。這使人類有能力在不受身體限制的情況下直接控制機器。 發表于:1/27/2023 SKYLAB即將推出UBX協議,22nm工藝的超低功耗北斗模塊 為滿足車載導航、安防監控等應用市場對低功耗、北斗三號定位模塊的需求,SKYLAB陸續研發推出了多款高性價比單頻北斗三號定位模塊SKG092C,SKG122C,雙頻北斗三號定位模塊SKG123L、SKG122S,SKG122Y等。本篇SKYLAB小編帶大家了解一款即將推出的支持UBX協議,22nm工藝的超低功耗單頻北斗三號定位模塊SKG123Q。 發表于:1/26/2023 芯片都開始租了? 眾所周知,半導體行業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投入高、周期長、贏者通吃。并且平均4-5年就會經歷一輪半導體周期,每到下行周期,身處其中的半導體企業往往備受煎熬。近日,半導體巨頭們似乎希望推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以緩解下行周期的“黑暗歲月”。 發表于:1/26/2023 揭秘IBM 400+量子比特量子處理器設計細節 在2022 年 11 月的IBM 量子峰會上, IBM 發布了Osprey,一款400+ 量子比特的量子處理器。IBM 的目標是到2025 年實現具有4,000+ 個量子比特的量子系統,釋放超級計算能力并解決日益復雜的計算問題。 發表于:1/26/2023 官方宣布!安卓支持RISC-V芯片,阿里、華為早已布局 眾所周知,自從RISC-V架構興起后,很多人都認為RISC-V架構,將成為與X86、ARM三足鼎立的架構之一。不過大家也都清楚,RISC-V對ARM形成的威脅最大,畢竟都是簡單指令集,兩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近日傳出一個可能會讓ARM恐慌的消息,那就是谷歌在RISC-V 峰會上,正式宣布 Android 將支持 RISC-V指令集。也就是說,以后RISC-V的芯片,可以使用安卓系統了。 發表于:1/26/2023 香山處理器要來了,中科院自研芯片瞄準14nm 自研RISC-V架構 近日,中科院計算所介紹了RISC-V發展以及中科院RISC-V開源處理器“香山”等相關情況。據悉,香山第二代南湖架構計劃將在2023年第一季度流片,目標瞄準14nm,2GHz,SPEC 2006預計得分能夠達到20左右。要知道,香山是目前國際范圍內性能表現最好的開源RISC-V處理器內核架構,而且采用了香山經典核+香山高性能核的“兩核”式發展目標,在拓展性與靈活性方面有著出色表現。 發表于:1/26/2023 ?…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