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最新文章 京東方率先實現LTPS P0.9玻璃基MLED屏幕量產 今天,京東方官方宣布,發布業內首款LTPS P0.9玻璃基MLED顯示產品,并率先實現量產,為高端MLED顯示產品的技術突破及產業化進程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發表于:12/28/2022 追趕與突圍,國產軟件如何化解基礎開發工具危機? 提到科技領域的“卡脖子”,很多人會想到“缺芯少魂”。“芯”指芯片,“魂”指操作系統等核心基礎軟件。長期以來,我國在核心硬件生產、基礎軟件開發等方面高度依賴國外技術,技術安全不容忽視。 發表于:12/28/2022 智能門鎖觸摸芯片如何選型以及型號推薦 近年來,隨著芯片的高速發展與應用,智能家居的普及各種各樣形式的觸摸按鍵已經出現在我們日常家用電器中,如智能門鎖、電磁爐、油煙機按鍵的出現更加豐富了觸摸芯片的應用。目前運用的觸摸芯片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電阻式,另一種是電容式。因電容式可靠性更高而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目前應用觸摸芯片的產品,單點觸摸式是較為常見也是應用較為廣泛的方式。 發表于:12/28/2022 光耦在開關電源中的作用 開關電源是開關穩壓電源的簡稱,一般指輸入為交流電壓、輸出為直流電壓的AC-DC變換器。開關電源內部的功率開關管工作在高頻開關狀態,本身消耗的能量很低,電源效率可達75%~90%,比普通線性穩壓電源(線性電源)提高一倍。 發表于:12/28/2022 半導體,封殺繼續 雖然美國近幾年頻繁將中國科技軍工企業、科研院所加入各類負面清單,但這其中真正有威力的還要屬華為被納入的實體清單。 發表于:12/28/2022 光電耦合器如何選型以及型號推薦 光耦用于光電轉換、隔離和信號傳遞過程中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是將交流電信號轉換為光信號,即可以用于串聯,也可以不串聯。其主要用途是把電源與負載(或其他電子設備)間的電壓或電流轉換成相應的電信號傳遞出去;它主要應用于隔離、耦合、開關等領域。 發表于:12/28/2022 2022:熬過缺芯潮,死于去庫存 “缺芯潮”基本結束,砍單、去庫存以及裁員的消息接踵而來,芯片市場新一輪的下行周期正在開啟。 ● 廠商賠錢也要砍單,一般違約要賠付30%左右。射頻龍頭Qorvo因削減訂單,支付了高達1.1億美元的違約金。 ● 幾乎所有終端市場的重大客戶都在進行庫存調整,臺積電三大客戶包括蘋果、AMD、英偉達也都集體下調了訂單。 ● 為了維持產能利用率,晶圓廠不得不通過降價“搶客”,同時增加汽車芯片產能,但汽車市場如今也開始走向緩和。 ● 裁員或許是安全“過冬”最簡單有效的手段之一,格芯、英特爾等已鎖定前排,但比無薪假、裁員更慘的是倒閉。 發表于:12/28/2022 國產MCU發展機遇與挑戰 MCU可謂“集大成者”,通過將功能部件如CPU、存儲器、I/O端口、時鐘、A/D轉換、PWM等,以及SPI、I2C、ISP等數據傳輸接口整合,形成芯片級的計算機。多年來,隨著MCU功能不斷地改進、性能不斷提升,MCU在消費電子、計算機與通信、工業、汽車和物聯網等領域穩扎穩打,成為控制“中心”。 發表于:12/27/2022 存儲芯片暴跌至“白菜價” 趁著便宜,大家且買且珍惜,或許SSD硬盤1TB只要500多的“白菜價”再不容易看到了…… 發表于:12/27/2022 國產軟硬件體系紛紛突破,美國科技的神話正逐個破滅 在以往美國芯片能取得壟斷的市場地位,在于美國的軟硬件合作,然而近幾年隨著中國芯片以及操作系統的突破,中國正逐漸打破美國在軟硬件方面的壟斷,甚至反過來迫使美國科技企業掉過頭來跪求合作,可以說美國科技的神話正逐個破滅。 發表于:12/27/2022 老外驚嘆中國GPU崛起!但有一點無解 這幾年,美國的高科技封鎖步步收緊,中國不得不四處尋求突破,尤其是在基礎的芯片領域。CPU處理器上,我們有龍芯、鯤鵬、飛騰、兆芯、海光、申威等。GPU圖形卡和計算卡上,我們也有了越來越多的名字。 發表于:12/27/2022 大聯大品佳集團推出基于Richtek產品的多通道LED驅動方案 2022年12月20日,致力于亞太地區市場的領先半導體元器件分銷商---大聯大控股宣布,其旗下品佳推出基于立锜科技(Richtek)RTQ8306芯片的多通道LED驅動方案。 發表于:12/27/2022 日本芯片“大躍進”!從40納米直接“肝”到2納米 為了加強日本的半導體產業,IBM宣布與日本芯片研發公司Rapidus建立合作伙伴關系,該公司的目標大規模生產用于高級邏輯的2納米工藝。這一宣布標志著日本半導體制造的重大轉變,日本目前是全球第四大半導體制造設備市場。 發表于:12/27/2022 同比下降超40%!受美國禁令影響,中國半導體設備進口創新低! 據外媒報道,受電子產品需求減少以及美國新的出口限制措施的打擊,中國11月份用于制造電腦芯片的半導體設備采購萎縮至兩年多來的最低水平。美國的出口限制措施限制了中國企業購買最先進設備的能力。 發表于:12/27/2022 晶體管75歲,生日快樂! 75年前,晶體管誕生。它的發明推出了現代電子產品,因為它從 IC 的構建塊發展到微處理器,甚至更遠。 發表于:12/27/2022 ?…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