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中心最新文章 面向數據共享的模型訓練服務系統 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應用需要大數據支持,然而現實中因隱私保護等原因,數據往往互不流通,而以孤島形式存在。如何實現數據安全可用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設計和實現了面向數據共享的模型訓練服務系統,通過向用戶提供數據功能服務接口而非數據本身,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重點針對資源受限的數據共享平臺,設計了高效的資源分配和作業調度方法,特別是通過自動資源縮放來應對多變的工作負載,達到優化用戶體驗和提高資源利用的目的。實驗表明,相較于常規的作業調度方法,本系統在各種工作負載下都具有響應服務請求快、作業完成時間短的優點。 發表于:9/1/2022 美國審查TikTok數據安全帶來的啟示與思考 近日,美國媒體、國會對TikTok(抖音海外版)接連發出質疑,認為這家在美運營的中資背景企業獲取美國數據,破壞美國數據安全。相較于以往,此次攻擊反映出中美網絡空間對抗博弈進入以數據安全為主題的新階段。預判美國可能對我國高科技企業實施進一步遏制,通過分析美國對TikTok數據安全監管的原因、具體措施及其政策方向,為我國的數據安全監管工作提出建議。 發表于:8/31/2022 存算一體鑄未來,億鑄科技入選中國AI芯片企業50強 中國上海 – 近日,存算一體AI大算力芯片技術行業引領者億鑄科技亮相GTIC 2022全球AI芯片峰會,并入選「中國 AI 芯片企業 50 強」榜單。億鑄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熊大鵬博士在該峰會存算一體芯片論壇發表了題為“基于ReRAM的全數字化存算一體大算力芯片技術”的演講。 發表于:8/30/2022 英特爾攜手生態伙伴助數據中心智能化發展,為數字經濟打造強引擎 在今日舉行的2022英特爾中國數據中心合作伙伴技術峰會上,英特爾誠邀產業伙伴一同就數據中心硬件架構、軟件產品及解決方案的技術創新展開深入探討,并進一步展現了英特爾如何與產業伙伴形成合力,通過構建行業統一標準和聯動技術創新,推動數據中心的綠色、智能、高效發展,從而為數字經濟發展鑄就堅實基石。 發表于:8/25/2022 我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服務器規模近2000萬臺,算力總規模排名全球第二 Arm的技術野心,勢在必行的國產化,資本的重點關注,共同拼湊起了這一輪的半導體盛宴。在所有芯片分類中,作為運算及控制中心,CPU一直是驅動各行業智能化發展的最核心芯片。根據IC Insights數據,2021年全球CPU總銷售額超830億美元,由于其技術壁壘極高,市場格局也極為穩定,基本為英特爾、高通、AMD等巨頭壟斷。 發表于:8/25/2022 Rambus擴大面向數據中心和PC設備的DDR5內存接口芯片組合 ? 推出集成到服務器和客戶端DDR5內存模塊芯片組中的串行檢測集線器(SPD Hub)和溫度傳感器 ? 與業界領先的DDR5 RCD相互補充,提供領先的帶寬和容量 ? 改進系統管理和熱控制,降低總體擁有成本 發表于:8/22/2022 突破數據存儲邊界,賦能開放計算 西部數據在OCP帶來創新解決方案 在數字經濟時代的今天,數據已經成為企業的核心資產,推動著企業的業務創新與可持續發展。隨著云計算、5G、物聯網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企業獲取數據的方式變得越來越簡單,數據量呈現出爆炸式增長的態勢。根據IDC預測,至 2025 年,中國將產生 41ZB 的數據。面對不同類型的海量數據,如何在存好、管好數據的同時,充分挖掘數據的價值,成為擺在企業面前的主要挑戰。 發表于:8/19/2022 基于Flutter開發框架的數據存儲訪問機制研究 移動端應用程序需要存儲與訪問的數據越來越多,而移動端設備的存儲空間有限,很難滿足用戶需要,在進行移動端應用程序開發時,選擇合適、高效的數據存儲與訪問機制受到普遍關注。針對Google推出的Flutter跨平臺移動開發框架提供的key-value鍵值對、File文件、SQLite數據庫和網絡4種數據存儲訪問機制,深入闡述了它們的內在工作原理,給出了具體實現方法和實現代碼。最后,根據4種數據存儲訪問機制各自的特點和實際的應用程序開發需求,分析了每種機制的應用場景。 發表于:8/9/2022 大數據公有云服務優勢日益凸顯:《中國大數據平臺公有云服務市場份額,2021》報告發布 IDC于近日發布了《中國大數據平臺公有云服務市場份額,2021》,報告針對2021年中國大數據平臺公有云服務的市場規模、增長速度、主要玩家、市場與技術的發展趨勢等內容進行了詳細研究。 發表于:8/4/2022 線纜基礎設施的未來發展:數據性能要求如何塑造數據中心架構 數據中心的傳輸速率要求經歷了相當大的演變。業界的要求從20 Gbps、56 Gbps 達到現在的112 Gbps,消費者和品牌廠商期望獲得更快速、更高效的在線使用體驗,這就要求數據中心持續變革。而且,這種狀況在未來并沒有放緩的跡象。 發表于:8/4/2022 【創刊詞】鄂維南:打造好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鄂維南為《網絡安全與數據治理》致創刊詞。鄂院士在創刊詞中為加速數字經濟發展,建設高效、高質量和高安全性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提出兩點建議。一是全面推進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建設。二是強化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創新建設。希望《網絡安全與數據治理》能夠為我國數字經濟領域的創新研究提供一個前瞻、理性、開放和務實的討論空間。 發表于:7/26/2022 【創刊詞】方濱興:踐行網信使命 開展數據要素化探索實踐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子首席科學家方濱興為《網絡安全與數據治理》致創刊詞。方院士強調數字時代,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發揮好數據在數字社會發展中基礎性和支撐性關鍵作用,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更是把握新發展階段的內在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實踐路徑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支撐。 發表于:7/26/2022 陸志鵬在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字經濟分論壇上的主題演講 7月23日下午,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字經濟分論壇舉辦,主題是”把握數字化轉型機遇,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網信辦主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創新驅動發展中心、國家信息中心、福建省發展改革委共同承辦。會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陸志鵬作題為《以工程路徑推動數據基礎制度落地,助推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主題演講。 發表于:7/25/2022 一種基于高程數據的全球地形高度檢測方法 在飛行模擬器訓練領域,很多分系統都需要實時獲取飛行位置的地形高度。基于衛星影像高程數據,提出了一個全球范圍的地形高度檢測方法。該方法將全球高程數據按度進行區域劃分和規范化命名,然后基于碰撞檢測的思想,從飛行當前位置垂直向下求取與地形面的交點,交點處的高程值即地形高度。針對不同采樣間距、不同分塊大小情況下的算法檢測效率進行了比較分析,實驗結果表明,該檢測方法能夠較好地滿足實時性和準確性要求。 發表于:7/20/2022 基于內生安全的數據共享信息系統架構研究 在研究了我國數據共享信息化發展的階段規律和相應架構體系變遷的基礎上,結合我國數據治理法規標準體系要求和PKS自主計算體系發展現狀,研究在可信安全計算環境中數據不脫離數據擁有方的、可主動免疫的架構設計原則、實現方案,包括底層可信的基礎軟硬件系統,上層應用零信任的主動審計防御體系,以及“數據擁有方主導+數據交易第三方負責的可信網絡路由交換集中運維”的數據共享建設思路、建設內容、實施路徑等。最后指出未來數據共享應用場景中可能面臨的新風險、新問題,并提出構建符合法理要求和內生安全理念的新一代信息化架構體系的一些綜合建議。 發表于:7/20/2022 ?…303132333435363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