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全球首款主動安全AI電芯量產 7 月 27 日消息,7 月 23 日,德賽電池主動安全電芯?系統量產全球發布會在湖南長沙召開,此次發布會推出主動安全 AI 電芯和主動安全儲能系統解決方案。據悉,這也是全球首款主動安全 AI 電芯量產。 最新資訊 LG電子啟動美國電動汽車充電樁工廠 LG 電子啟動美國電動汽車充電樁工廠,年產能 1.2 萬個 發表于:1/15/2024 奔馳首席技術官:鋰電池火力兇猛,固態電池“可能沒有必要” 梅賽德斯-奔馳首席技術官馬庫斯?舍費爾(Markus Schäfer)認為,憑借鋰離子電池的持續進步,固態電池技術對于未來電動汽車“可能并非必要”。他表示,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速度遠超預期,甚至可能與固態電池在成本和能量密度方面不相上下。 發表于:1/15/2024 松下據悉最早將于2024年生產升級版電動汽車電池 松下據悉最早將于2024年生產升級版電動汽車電池 財聯社1月15日電,松下控股旗下的電池業務企業松下能源首席技術官渡邊莊一郎(Shoichiro Watanabe)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其2170電池的改進版將于2024年或2025年在美國內華達州的制造廠開始生產。渡邊莊一郎稱,這家總部位于大阪的電子產品制造商可以兌現到2030財年將產能翻兩番的承諾,并且不需要完全依賴新建工廠或大量投資。“我們將擴大電池容量,同時提高生產率。”渡邊莊一郎表示,松下一直在努力提高2170電池的能量密度,并補充說這有助于降低電動汽車的總體成本。 發表于:1/15/2024 瑞薩收購Transphorm,利用GaN技術擴展電源產品陣容 瑞薩收購Transphorm,利用GaN技術擴展電源產品陣容 發表于:1/12/2024 GaN格局,開年大變 GaN格局,開年大變 發表于:1/12/2024 2023 年 12 月公共充電樁數量同比增長 51.7% 中國充電聯盟:2023 年 12 月公共充電樁數量同比增長 51.7%,樁車增量比為 1:2.8 發表于:1/12/2024 鋰金屬固態電池取得大突破 鋰金屬固態電池取得大突破:10 分鐘完成充電,可循環至少 6000 次 發表于:1/10/2024 中國首套!自主可控特高壓直流監控系統成功投運 中國首套!自主可控特高壓直流監控系統成功投運 據“國資小新”官微消息,在±800千伏楚穗直流送端——南方電網超高壓公司昆明局楚雄換流站,國內首套自主可控特高壓直流監控系統成功投運。 據了解,隨著南方區域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的發展,南方電網西電東送各回直流需具備直流功率遠方實時控制功能(ADC)。 ±800千伏楚穗直流控保系統為國外廠家供貨,實現其直流功率遠方實時控制功能(ADC)改造難度大,控保廠家提出整體更換直流控保系統解決方案,造價高達1.2億元。 發表于:1/9/2024 儲能淪為怪行業? 如果讓武以峰用一個字來形容現在的儲能市場,他覺得“怪”這個字可能最合適。 武以峰幾年前曾在廣東從事鋰電池批發生意,2022年回到蘇州,進入一家初創的儲能企業擔任銷售經理。在他眼中,儲能是一個前景很不錯的市場,可再生能源裝機持續高增帶來的消納壓力,也推動各地不斷出臺促進儲能配套的相關政策。一時之間,儲能成為新能源板塊的大風口。 風口之下,武以峰很自然地認為,儲能相關的市場需求將迎來大爆發,這個領域的生意一定很好做。可惜,他只猜對了一半。 根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的數據,2023年國內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再創新高,截至三季度末,中國新增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突破10GW,達到12.3GW,同比暴增925%。 發表于:1/9/2024 電池儲能系統需要克服的三大設計挑戰 電網儲能、家用儲能、和工商業儲能系統 (ESS) 可以在白天收集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能量,并在需求高峰期或電網電價較高時釋放儲存的能量。通過儲存能量供高峰時段使用,儲能系統可以穩定電網并降低能源成本。 發表于:1/9/2024 ?…5152535455565758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