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我國碳市場的發展現狀與未來挑戰 為應對氣候變化這一人類面臨的非傳統安全威脅,我國已經將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全面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總戰略,將其作為實現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機遇,同時承擔與自身責任和能力相符的國際義務。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工具包括行政手段、市場手段、技術標準、宣傳教育等,當今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均是根據各自的溫室氣體排放、經濟、能源、工業等的特點,來確定適合各自情況的政策手段。 發表于:3/4/2018 城市電網分區柔性互聯裝置的定容方法 城市電網分區柔性互聯裝置的定容方法 發表于:3/4/2018 深度 | 電網的未來與交流特高壓的命運 電網始終將遵循自身的技術規律,并跟隨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時代前進的步伐,不斷發展和變化,不會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基于這樣的認識,本文對電網的未來以及交流特高壓的命運進行了探討,并進而對我國今后電網規劃建設的思路和原則提出建議。 發表于:3/4/2018 我國重點地區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形勢及發展分析 天然氣分布式能源是指利用天然氣為燃料,通過冷熱電三聯供等方式實現能源的梯級利用,綜合能源利用效率在70%以上,并在負荷中心就近實現能源供應的現代能源供應方式,是實現天然氣高效利用和優化能源結構的重要途徑。與傳統集中式供能方式相比,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具有能效高、清潔環保、安全性好、削峰填谷、經濟效益好等優點。從運行方式、途徑以及原動機單機容量的不同,可以將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區分為區域式分布式能源項目和樓宇式分布式能源項目。 發表于:3/4/2018 區塊連技術如何應用在能源行業? 自2016年以來,區塊鏈技術在能源市場中的應用顯著提升,反映了全球電力企業試圖挽留居民電力消費者的努力。一些區塊鏈技術的初創公司收到電力企業的投資,而另一些公司則繞過傳統融資機制,通過首次加密數字貨幣發行(ICO)機制來募集資金。 發表于:3/4/2018 “毀滅性”颶風過后的思考:建立“微電網+分布式”的彈性可再生能源電力系統 2017年9月,毀滅性的颶風伊瑪席卷了加勒比地區。在高達185英里每小時的風速下,建筑物嚴重損毀,樹木與電線東倒西歪,卡車被掀翻,而船舶像玩具一樣被扔在岸邊。風暴帶來的洪水將街道變為了洶涌的大河,淹沒了整個社區。颶風伊瑪是有記錄以來北大西洋地區發生的最強五級颶風,共造成超過36人死亡和難以想象的破壞。在巴布達,颶風伊瑪摧毀了95%的住宅與基礎設施,包括整個電網。在英屬維京群島,目擊者稱其為一次“核颶風”,造成了無法用語言形容的嚴重破壞與無數殘骸。 發表于:3/4/2018 基于SoC FPGA的光伏電力通信管理機系統 介紹了一種基于SoC FPGA的光伏電力通信管理機系統的設計方法。該系統采用新型的集成有ARM硬核處理器的SoC FPGA作為主控芯片,將傳統通信管理機的運算和通信工作進行合理劃分,并由FPGA和ARM處理器協同實現。通過采用軟硬件相結合的設計方式,本系統能夠簡化電路設計,降低通信事務對CPU的中斷數量,增加支持MODBUS協議的RS485端口總量,并通過獨立的NIOS II備用系統保證了系統在災難情況下的可恢復性等,所以更加適合光伏電力系統中多設備、大數據量的應用。 發表于:2/27/2018 微電網在全球能源轉型中作用漸顯 無論國家大小,穩定的電力供應都是經濟發展和人們日常生活的最基本保障。雖然暫時性的停電對家庭生活只會帶來些許不便,但對于醫院和軍事基地等關鍵設施而言,斷電很可能會造成重要服務或軍事任務的中斷,繼而危及人類生命安全。為本地需求提供電力的小型網絡——微電網,是規避這一風險的有效途徑之一。 發表于:2/25/2018 補貼“斷奶” 新能源車產業亟須自我造血 轉眼間,2018年已經過去一個月,各大車企也紛紛交出了自己2017年的成績單。在整體增速低于預期的情況下,新能源車成為了汽車市場的一抹亮色。 發表于:2/25/2018 低碳能源轉型需要政策也需要加強監管 《巴黎協定》締約方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全球應對,將全球平均溫度升幅限定在1.5攝氏度以內,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2012年中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不包括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為118.96億噸二氧化碳當量,能源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當量達到86.88億噸,是中國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源。我國的能源消費總量已超過美國,世界第一。消費結構以煤炭為主,而且占比明顯偏大。而天然氣僅占能源消費總量6.2%,明顯低于G20國家平均水平。 發表于:2/25/2018 落基山研究所:如何使用區塊鏈加強電網安全 近期發生的勒索軟件事件有力地說明了我們的信息和數據在網絡攻擊面前是多么地不堪一擊。然而,面臨安全風險的并不只是我們的信息,威脅已經延伸到了實體的電力網絡世界。實際上,今天的電網在遇到網絡攻擊時非常脆弱。例如2015年烏克蘭電網遭到網絡攻擊而發生大規模停電事故,23萬人因此受到影響,此外,全球各地所使用的智能電表在設計上先天具有不安全性。隨著預計數以十億計的聯網用能設備或將在未來十年中接入電網,電網在網絡攻擊下將變得更為脆弱。 發表于:2/25/2018 競爭力優勢明顯 中國企業瞄準拉美新能源市場 “對于太陽能和風能開發商而言,智利作為世界級投資目的地的地位已顯露無疑。”國際能源署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表示,“近年來,智利的能源行業正在經歷動態的進化,制度與政策上顯著的改革和主要的基礎設施項目已被推出。” 發表于:2/25/2018 三年數量增長14倍 充電樁利用率不足15% 市場發展遭遇雙向矛盾 借力于國家政策的紅利以及電動汽車行業的不斷發展,充電樁市場在2017年實現了爆發式增長。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末,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170萬輛,約占全球保有 發表于:2/25/2018 許繼集團:探索就地化保護 實現智能變電站技術創新 相對于放置于保護室的傳統保護而言,就地化保護貼近一次設備就地布置,可直接裸露安裝于開關場,無需任何外部防護措施,像是一次設備的貼身保鏢,繼電保護系統架構更加緊湊,動作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更有利于快速隔離系統故障,保障大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發表于:2/25/2018 中國智能儀表物聯網行業前景預測 前景廣闊 政策的推動以及智能化生活的需求使得智能儀表不斷普及。智能儀表借助物聯網這一大背景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技術突破,國家制定的階梯定價策略直接將行業推向風口,智能電/水/氣表2023年的市場總體規模預計將超過400億元,智能儀表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發表于:2/25/2018 ?…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