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電子時報》發布報告稱,2010年大陸半導體產業總產值超過人民幣1500億元,較2009年增長28%,整體企業數量超過 700家。其中僅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3大區域產值就占整體產業比重超過95%,并有近90%企業在此聚集。
環渤海地區半導體產值規模占大陸比重達20%,并吸引超過25%的半導體企業在此聚集。其中,除IC(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的芯片設計技術水準穩居大陸領先位置外,該地區雖未部署龐大中、下游制造產能,但通過密切合作切入材料、設備領域,在半導體產業鏈的布局最為完整。
長三角地區半導體產值規模比重逼近70%水準,并聚集超過40%的半導體企業,是大陸地區半導體上、中、下游產業鏈發展最完整的地區,尤其在IC制造、IC封測領域制程技術實力方面,更是遙遙領先其他區域,完善的半導體供應體系亦帶動當地IC設計產業的蓬勃發展。
珠三角地區雖有近20%半導企業聚集,不過,缺乏大型IC制造、IC封測企業使得該地區半導體產值規模比重仍低于10%,基于珠三角地區是大陸消費性電子、通訊產品的最大生產基地,IC設計產業成為當地半導體產業主流,研發布局多以下游電子產品應用芯片為主軸。
西三角地區半導體產值規模比重仍低于5%,個別次產業在產值比重均屬偏低水準,隨電子信息產業持續由沿海地區轉進內陸,IC制造企業在該地區布局轉趨積極,包括中芯國際接手代管的武漢廠、中航航電接手茂德(ProMOS)重慶渝德廠、德儀(TI)購入中芯國際成都廠等。
綜觀大陸半導體產業聚落發展趨勢,環渤海、長三角地區IC設計產業分別透過產官學密切合作、發揮聚落效益營運主軸,成為大陸IC設計產業聚落的 2大重點地區;大陸IC制造產業將以長三角為主,環渤海為輔持續擴張,產能設置則將進一步拓展至各產業聚落的外圍城市;大陸IC封測產業基于營運成本考量,將移向成本較低地區發展,不同于長三角具備群聚優勢,珠三角IC封測產業迫于成本壓力將逐漸移往西三角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