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2個停車位的大小,就可以同時響應18輛不同功率電動汽車的需求,滿足超過800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而投資成本卻僅為當前建樁的2%。”近日,深圳奧特迅電力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蕭霞在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下稱“聯盟”)2018年工作會議上指出,集約式柔性公共充電堆技術有望“一石多鳥”,同時破解困擾充電樁行業發展的多項頑疾,為持續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趟出一條值得期待的新路。
建樁速度放緩
近年來,電動汽車的高速發展催生出一個龐大的充電樁市場。但與行業大勢“背向而行”的是,2017年充電樁建設增速正在明顯放緩,每月建樁數量已由高峰時期的8000個降至6000個,降幅超過25%。據記者觀察,不少充電樁企業甚至已全面停止建樁,占據充電樁運營市場80%以上份額的四家“龍頭”企業——國家電網、普天、星星充電、特來電,也在調整公司布局和建樁速度。
“充電樁建設降速,主要是因為盈利能力不足。”上海充昊新能源總經理余正濤向記者解釋,“一方面,城市電力設施容量不足、土地資源緊張、進駐物業困難等幾大行業頑疾未獲根本性改變;另一方面,充電樁的超低利用率已讓企業幾乎無利可圖,不少企業放慢建樁節奏正是為了尋找新的突破口。”
記者從權威機構了解到,當前我國充電樁行業整體利用率不足15%。一位業內人士為記者算了一筆賬:
以建設一個60千瓦的直流充電樁為例,按照每瓦0.6元計算,投資成本為3.6萬元,加上電纜等其他設施,總投資通常在5-6萬之間,甚至超過6萬元。
而根據國家相關文件規定,充電樁運營服務費最高收取標準為每千瓦時1.3元。以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為例,北京電動汽車充電費用在每千瓦時1.6元-2.0元之間,上海則在2元以上。
雖說充電費并不低,但經過電網、物業管理等環節后,運營商實際拿到手的僅有每千瓦時0.6-0.8元,在這種情況下,原本設計的2-3年投資回收期就被拉長。
倒逼技術升級
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新增電動汽車超過70萬輛,根據規劃,2020年充電樁建設要確保滿足500萬輛電動汽車的需求,與之相對應的是巨大的建樁需求。
在行業薄利的大背景下,“生存下來”成為眾多充電樁企業首先考慮的問題,并將集中式、大功率充電、可實現功率分配等技術迭代升級視為突破發展瓶頸的大方向。
萬幫新能源投資集團副總裁鄭雋一表示:“公司正加快在核心城市和區域布局大型直流樁,未來將主推360千瓦充電堆,同時滿足不同功率汽車的需求,預計2018年將建設共10萬千瓦的容量。”
從市場反饋來看,2015年國家提出建設480萬個充電樁的規劃,以及“一車一樁”的模式正在受到市場挑戰。
對此,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標準化管理中心副主任劉永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2015年國家提出的充電樁規劃和‘一車一樁’的模式受限于當時的技術水平,只是一個指導意見,行業不應太過糾結于此。隨著技術的更新,大功率直流樁越來越多,單個樁就可以滿足更多的汽車需求。展望未來,大功率、集約化的充電樁將成為行業進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城市土地資源緊張加劇,也正在倒逼充電樁技術加速迭代升級。以北京、深圳為例,北京汽車保有量目前已突破500萬輛,但現有車位僅190萬個;深圳汽車保有量300萬輛,現有車位則只有110萬個,基于“一車一樁”模式的傳統分散式充電樁市場將無施展空間。
催生全新機遇
“如果你開著一輛35千瓦時的電動汽車去充電就會發現,已經很難找到對應的充電站。”蕭霞說,“正是為了解決這一行業痛點,我們才開始研發集約化和柔性充電堆,并率先提出用建加油站的模式建充電堆。”
據記者了解,目前,深圳現有300座加油站,服務300萬輛車,平均一個加油站負責1萬多輛車的加油量。而一個集約式柔性充電堆,可以滿足800輛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這意味著如果有1000個充電堆,就可以滿足深圳全部電動車的充電需求。
“從可實施性來看,集約式柔性充電站應該成為加油站的一部分。將電動汽車充電站內全部或部分智能充電模塊集成在一起,根據車輛需求自動分配充電功率,從而突破現有充電基礎設施功率固化的問題,進而大幅提升充電功率及設備的利用率,最終實現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的可規劃建設。”蕭霞說。
據介紹,充電堆的應用還可實現產業鏈多方共贏:
對車主而言,充電堆大幅降低了車主支出費用且充電時不用再選擇終端,因為任何一個終端都能識別出車輛所需功率,為消費者帶來優質的充電體驗;
對于投資者而言,顯著降低投資成本,且不需要重復增加后續投資,從而讓盈利變得可行;
對政府而言,使用充電堆功率宜大則大、宜小則小,因地制宜,可有效提高土地集約化利用程度和電網安全性能。
當前,中國的充電設施建設運營數量已居全球之首,海量的充電設施為中國電動汽車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然而,更加節約土地和資金成本的充電模式也日漸成為行業追求的目標。劉永東表示,聯盟將做好技術迭代與城市資源利用協調發展的規劃,行業相關標準也將陸續推出,他相信伴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充電樁產業升級將催生全新的市場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