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集團原定的上市日期是明天(11 月 5 日),上市前夜突然被「暫緩」是歷史罕見的情況,更何況螞蟻吸引了 A 股、H 股投資者高達 20 萬億的打新資金。
如此規模的資金,以及未來可能的凍結資金退回,對于整個市場的影響不言而喻。螞蟻集團上市暫緩,注定會成為金融史上的重要事件。另外,暫緩上市計劃換來的螞蟻集團,乃至類似公司的重新估值,可能會深刻改變非銀行支付機構領域的現狀。
11 月 3 日晚,騰訊新聞《一線》通過相關人士獲悉,螞蟻集團執行董事長井賢棟召集高管進行了緊急會議,會議上提及到「暫緩」之后,保守估計螞蟻重新上市的時間要被推遲半年左右。而據媒體統計顯示,A+H 兩市合計有 666 萬戶參與了螞蟻集團打新。
11 月 4 日早間,螞蟻集團在港交所發布公告宣布暫緩 H 股上市及退回香港公開發售的申請股款。香港公開發售的申請股款將不計利息分兩批退回。此前據香港媒體的報道,螞蟻集團進行公開認購時,其認購人數及凍結資金均打破記錄。其最終凍結資金超過 1.3 萬億,刷新香港新股招股記錄。
風雨欲來風滿樓。IPO 之前,緊箍咒收緊的重磅消息已經一個接一個。
11 月 3 日晚,螞蟻集團暫緩上市的消息讓引發了人們的強烈關注。上交所公告稱,由于金融科技監管環境也發生了變化。相關事項可能會使得發行人不符合上交所科創板相關發行上市條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暫緩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而這里所稱「金融科技監管環境也發生了變化」,其實就是指剛出爐的《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及近期相關精神文件。
監管層加強監管意味很濃,變革陣痛,螞蟻首當其沖。本質上,這也體現出傳統金融監管與現代科技金融發展之間的矛盾所在。與馬云感受到的新意不同,在專業的金融人士眼里,更多的卻是感受到潛在的金融風險。
可以預見的是,曾經是中國管制最少的互聯網,由于羽翼豐滿甚至「富可敵省」,基于社會管理或其他深層的利益訴求,權力很有可能會收緊緊箍咒。
上交所發布暫緩螞蟻上市的決定。臨門一腳,卻未送球入門。
11 月 3 日晚間,上交所發布公告稱,2020 年 11 月 2 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對發行人實際控制人馬云、董事長井賢棟、總經理胡曉明進行了監管約談。金融科技監管環境也發生了變化。相關事項可能會使得發行人不符合上交所科創板相關發行上市條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暫緩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11 月 3 日晚間,螞蟻集團港交所公告,暫緩 H 股上市。目前,螞蟻集團于上交所上市進程的網頁已被刪除,科創板網站的多個頁面顯示不存在。
上交所官網文件。
港交所表示,今天接獲螞蟻集團通知,其決定暫緩在上海及香港的上市。
IPO 前夜,11 月 2 日晚,馬云被四部門聯合約談。證監會網站顯示,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云、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進行了監管約談。
當時,螞蟻集團回復稱,集團實際控制人與相關管理層接受了各主要監管部門的監管約談。螞蟻集團會深入落實約談意見,繼續沿著「穩妥創新、擁抱監管、服務實體、開放共贏」的十六字指導方針,繼續提升普惠服務能力,助力經濟和民生發展。
不過,在此之前,緊箍咒收緊的重磅消息已經一個接一個。
先是中央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了《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實施方案》、《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若干意見》。
接著是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就《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辦法》共總則、業務準入、業務范圍和基本規則、經營管理、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等 7 章,共 43 條。
上交所官方文件所稱「金融科技監管環境也發生了變化」,其實就是指該征求意見稿。意見稿加強監管意味很濃,變革陣痛,螞蟻首當其沖。
比如,網貸公司對自然人單戶貸款余額原則上不超 30 萬。在一些觀點和分析看來,螞蟻服務對象常常是傳統金融機構覆蓋不到的長尾人群。這類客戶通常缺乏較為專業的金融知識與投資決策能力,從眾心理嚴重,當市場出現大的波動或者市場狀況發生逆轉時,容易出現群體非理性行為,長尾風險可能迅速擴散,形成系統性金融風險。
比如,「花唄」、「借唄」面向的是涉世不深的年輕人,自制力不強,如果僅憑信用擔保難免會埋下金融危機的種子。
而就在一周前,馬云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上發表了一次流傳頗廣的演講。
「我們必須改掉金融的當鋪思想,在當下,我們必須用借助技術的能力,用大數據為基礎的信用體系來取代當鋪思想。這個信用體系不是建立在 IT 和熟人社會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大數據的基礎上,如此才能真正讓信用等于財富。」
其金句在網上獲得大量點贊的同時,也招致金融領域專業人士的批評。
中國央行旗下金融時報官方公眾號周六轉載學者文章稱,有些 BigTech 公司設立之初不需要接受審慎監管,但后來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比如螞蟻集團 688688.SS,拿到了很多的金融業務牌照,可以進行與銀行類似的存貸款業務,就需要進行審慎監管」。
文章指出,金融科技存在誘導過度負債消費、形成「贏家通吃」、增強金融風險傳染性、過度采集客戶數據等四大特殊風險。
一位同濟大學金融領域學者批評分析指出,馬云旗下的 (螞蟻金服) 是想做高杠桿循環放貸,而要實現這一目的只有兩個辦法:一個是銀行放貸,但有抵押率限制;另一個做法是資產證券化,但這又受資本金的限制,這也是巴塞爾協議中要求的。
該位學者指出,正在因為有上述監管的限制,因此才有馬云批評銀行要改掉當鋪的想法和批評「巴塞爾協議」是老人俱樂部一說。從近期發布招股書的螞蟻集團數據看,真正貸給小微企業的比重只有 20%,其它 80% 都是消費貸款。
這或許也體現出傳統金融監管與現代科技金融發展之間的矛盾所在。與馬云感受到的新意不同,在專業的金融人士眼里,更多的卻是感受到潛在的金融風險。在大數據時代來臨,金融創新舉措不斷時,如何在防范風險與支持創新間平衡是當下需要迫切研究的課題。
尤其是在中國強調依靠內循環,擴大內需市場,通過消費拉動經濟,在互聯網提供快捷的消費和信貸同時,如何建立與之匹配的金融監管手段更是當務之急。
昨晚,阿里巴巴集團也立刻回應,我們會和螞蟻集團一起,積極的配合和擁抱監管。
而在致投資者的官方公告中,螞蟻集團寫道:
螞蟻集團于今日接到上海證券交易所通知,暫緩在上海證券交易所 A 股上市計劃。受此影響,螞蟻決定于香港聯交所 H 股同步上市的計劃也將暫緩。
對由此給投資者帶來的麻煩,螞蟻集團深表歉意。我們將按照兩地交易所的相關規則,妥善處理好后續工作。
穩妥創新、擁抱監管、服務實體、開放共贏,會讓螞蟻集團經得起考驗和信任。我們會堅持我們的初心和使命,繼續用我們的熱情、專業、擔當,致力于為廣大小微企業和大眾消費者做好服務。有關發行上市的下一步進展我們將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及監管部門保持密切溝通,并及時披露相關情況。
北京時間 11 月 3 日 22 點 24 分,螞蟻金服官方公眾號發致歉信
截止發稿前,阿里巴巴集團市值下跌超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