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數字化、數字轉型的及近來的半導體不足問題,日本菅義偉內閣今年三月設立半導體戰略會議,檢討半導體技術及制造、數字化基礎建設整備及數字產業的建構。并邀集半導體制造業者、數字化產業業者、教授專家及相關政府機關進行情報交換、集思廣益,共同思考今后的方向。
首次會議就著重在半導體制造議題,邀集東京電子、瑞薩電子、愛德萬測試、KIOXIA(原東芝記憶體)、JSR等半導體制造相關廠商,分析日本市占率降低的原因、確保穩定生產半導體的基礎建設等。
日本自民黨組半導體戰略推進議員聯盟
除了內閣政府外,現執政黨自民黨也推出新成長策略案,強調經濟安全保障的重視,除了在國防上守護日本和平及安全外,國產半導體為不可或缺的基礎。
日本國內目前約有六成以上的半導體采購自臺灣等海外廠商,但臺海安全問題仍有風險存在,若將采購主力放在海外,恐會影響日本國內半導體等高科技業的安全供給。具體計劃將支援自外國采購的先端半導體,盡可能在國內開發、制造,并力邀美國、臺灣等海外制造商與日本共同研究等。
日本議員指出,1980年代的日本半導體市占率原本高達50%以上,但面對韓國急起直追,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又面臨美中爭霸的問題,使得半導體的戰略地位更為升高,以現在的情況來說幾乎是陷于掌控半導體等于控制世界的危機中,期望重新回歸日本榮景。
JEITA半導體部會給日本政府的建言
電子情報技術產業協會(JEITA)的半導體部會也對日本政府喊話,強化國際半導體競爭力應該要重視以下幾點:
一、支援新時代的研究開發,例如支援實踐碳中和的次世代半導體開發。
二、構筑新時代供應鏈,例如活用5G、AI、IoT等數字技術支援次世代半導體開發,以及BCM(事業持續管理)之對應。
三、以國家安全保障的觀點,對日本強項的記憶體、偵測器等半導體分野進大型支援。
四、對進出口進行管理。
五、建議政府成立產官學的咨詢委員會。
JEITA半導體部會會長,也是KIOXIA代表董事的早坂伸夫強調,日本半導體產業在COMS影像感測器、NAND型快閃記憶體、汽車MCU等特定領域具有一定的技術能力,但晶圓代工能力仍有不足且技術開發競爭力也不夠,希望藉由本次的建言,表達半導體產業希望對社會全體貢獻的決心。
投入900億日圓成立半導體素材研究所,真能解決問題?
對于先前臺積電表示目前并無至日本成立制造工廠的計劃,日本政府經產省仍規劃900億日圓成立半導體素材研究所一案,有日本評論者表示,事實上目前制造半導體的素材幾乎全部都由日本企業提供,顯示日本企業本身就擁有高度技術。如果要擴大日本半導體制造能量,要做的應該是對像瑞薩電子等制造商進行足夠的資本投資。
不過,如同臺積電(TSMC)的張忠謀曾說過,因為有蘋果、高通、輝達等廠商電子設備系統開發商的存在,才有委托半導體制造業的產生。但在日本除了SONY、任天堂之外幾乎沒有電子設備系統商品開發公司,也就無法好好發展半導體制造產業,這也是造成日本半導體制造業的衰退主因。而對半導體制造業者來說,在日本沒有客戶,也沒有理由在日本設立工廠,故與其將焦點著重在如何可以大量的制造半導體,日本政府應該要關注如何強化可大量使用半導體的電子設備系統商品產業。
而面對半導體制造需求日益增高的課題,日本半導體硅芯片制造商也開始進行新工廠建設規劃。例如信越化學工廠、SUMCO等除了將在現存工廠的閑置空間追加制造設備,也有新建廠房的可能。不過,也將因為新設備、工廠的增設,無可避免的將有一波漲價,最高可能達到50%~60%的漲幅,后續仍須看客戶的接受度再行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