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特斯拉宣布大幅下調產品價格之后不久,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呈現出了兩級分化現象。不少新能源車企仍以補貼滑坡為由,對旗下產品進行幾千到一萬元的漲價,但也有幾家車企跟進了特斯拉的降價,2023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個別車企的價格戰似乎一觸即發。
1月17日,國內造車新勢力“巨頭”小鵬汽車宣布,對旗下車型進行價格調整,小鵬G3i、小鵬P5、小鵬P7等車型進行一定幅度的降價,2萬元到3.6萬元不等。更重要的是,比起特斯拉,小鵬汽車似乎更人性化一些,對一年內訂購的首任車主進行回饋,包括整車質保延長和4年基礎保養。不過對于小鵬汽車這波降價,更多網友表達了不解的一面。
其實比起特斯拉,小鵬汽車這次降價決定顯得更加艱難一些。依稀記得,2022年小鵬汽車前三季度財報顯示,小鵬汽車雖然營收達到了68.23億元,但凈虧損竟然達到了23.76萬元,虧損增幅是營收增幅兩倍之多,粗略估計,小鵬汽車單車虧損甚至在5萬元以上。雖然現在已經進入了2023年,小鵬汽車的全年財報或許會好看一些,但虧損的大坑,或許不那么好填補。
?
明明賬面上有虧損,小鵬汽車為什么還要跟進這波降價呢?編輯認為小鵬汽車這波操作算是以退為進。不只是小鵬汽車,多數造車新勢力起步之初都會出現不小的虧損,畢竟新能源汽車行業,前期投入大,戰線長,產能和銷量提升速度慢,回本周期長,這些問題都真真切切地擺在新勢力眼前。一旦前期投入差不多了,適當地進行價格調整,收獲更多訂單,及時填補虧損,通過產量均攤自己的生產成本,這是一步再正常不過的棋。
與此同時,我們也曾從燃油車市場得出這樣的結論,產品降價換量容易,但產品價格降幅一旦超過車主認知,消費者對品牌形象就會形成固有認知,再想提升品牌力,那可是相當有難度的,不少合資品牌都經歷過這個階段。如今小鵬汽車對G3i、P5、P7進行價格調整,也會一定程度影響到大家對小鵬汽車的認知,已經上市的小鵬G9,即將上市的G7,都很難不被牽連。
換句話說,降價走量是多數汽車車企都能想到的辦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非常奏效。但不是到了事關存亡的關鍵時刻,直接把價格定在邊際成本上也并非一步好棋,畢竟來日方長,先手用完了,就只能等對手的回應了。小鵬汽車下一步走勢如何?咱們等等看!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