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最新文章 芯片需求疲軟,日本10月制造廠產出再降 據業內信息,全球市場的需求停滯導致日本今年10月制造工廠產量連續第二個月下降。 發表于:11/30/2022 業內預測:明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將下降5% 2021年明年全球半導體同比增加25%到6147 億美元之后,2022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預計將增長3%達到6360億美元。 發表于:11/30/2022 應用在感應燈中的接近傳感芯片 感應燈是一種通過感應模塊自動控制光源點亮的一種新型智能照明產品。采用進口技術MCU電路設計而成,主動式紅外線工作方式,具有穩定好,抗干擾強等特點, 帶有紅外解碼方式, 廣泛應用在要求較高的商業和工業等場合。 發表于:11/30/2022 淺談半導體IGBT發展及國內產業鏈市場需求分析 IGBT為垂直導電大功率器件它是由BJT和MOSFET組成的復合功率半導體器件,同時繼承了這兩種功率半導體的優點:驅動功率小且飽和電壓低,適用于高壓、大電流領域;也是現在功率半導體的主流。 發表于:11/30/2022 又一批半導體項目迎來新進展,涉及存儲芯片、封測等領域 近日,多個半導體產業項目迎來新進展,其中,涉及企業包括先微半導體、矽品科技等,涉及領域涵蓋半導體材料、封測、存儲芯片等。 發表于:11/30/2022 突發!存儲器價格將跳水式暴跌! 11月30日消息,外資券商發布示警,存儲器產業明年上半年更加黯淡,價格將出現跳水式暴跌、幅度超過50%! 發表于:11/30/2022 存儲周期提速:美光等大廠減產去庫存 據電子時報報道,業內人士透露,英偉達已經向中國客戶推出了A800 AI GPU,并且已經有了訂單,這是其A100和H100系列的降級版本。 發表于:11/30/2022 SIA:預計半導體需求到 2023 年下半年才會反彈 IT之家 11 月 28 日消息,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最新報告提到,2022 年是半導體產業歷史性的一年,產業仍繼續面臨重大挑戰,產業以周期循環著稱,預計市場周期至 2023 年下半年需求才會反彈。 發表于:11/30/2022 Vishay microBUCK® 同步降壓穩壓器榮獲《電子發燒友》2022年度中國人工智能卓越創新獎 賓夕法尼亞、MALVERN — 2022年11月25日 — 日前,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NYSE 股市代號:VSH)宣布,SiC45x系列microBUCK® 同步降壓穩壓器榮獲行業媒體《電子發燒友》(Elecfans)2022年度中國人工智能卓越創新獎“智能傳感/存儲/電源管理產品獎”。 發表于:11/30/2022 思特威推出高端ADAS應用圖像傳感器 IT之家 11 月 25 日消息,CMOS 圖像傳感器供應商思特威(SmartSens)近期推出 8.3MP 車規級圖像傳感器新品 ——SC850AT。新品采用思特威 SmartClarity-2 成像技術架構以及升級的自研 Raw 域算法,結合 SFCPixel、PixGain HDR 專利技術、LFS 技術等,帶來高分辨率、高感度、140dB 高動態范圍、以及出色的 LED 閃爍抑制性能等提升。 發表于:11/30/2022 ASML新EUV光刻機成本:趕上頂級戰機 日前,ASML CEO Peter Wennink最新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他們正在全力研制劃時代的新光刻機high-NA EUV設備,而高NA EUV光刻機系統的單臺造價將在25億元(單臺造價在3億到3.5億歐元之間,約合人民幣21.95到25.61億元)。 發表于:11/30/2022 俄羅斯開啟自研CPU之路 48核采用16nm工藝 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自研芯片,畢竟誰也不想被卡脖子。Baikal Electronics是俄羅斯的一家科技公司,其推出了一款型號為“貝加爾湖”的處理器,足足有48個物理核心。當然,這顆處理器面向服務器領域,與普通用戶關系不大。 發表于:11/30/2022 匯頂科技健康傳感器:讓智能穿戴化身“健康大師” 對于愈加重視健康的現代人而言,抬腕看表,已遠不止于看時間:運動時,實時監測心率和燃脂水平;起床后,查看整夜血氧監測,評估睡眠質量;旅行中,隨時隨地監測心電圖,助你全天關注心臟健康,及時遠程預警。 發表于:11/30/2022 入門:FPGA工作原理與簡介 由于FPGA需要被反復燒寫,它實現組合邏輯的基本結構不可能像ASIC那樣通過固定的與非門來完成,而只能采用一種易于反復配置的結構。查找表可以很好地滿足這一要求,目前主流FPGA都采用了基于SRAM工藝的查找表結構,也有一些軍品和宇航級FPGA采用Flash或者熔絲與反熔絲工藝的查找表結構。通過燒寫文件改變查找表內容的方法來實現對FPGA的重復配置。 發表于:11/29/2022 6年后,芯片工藝就無法前進了,那我們能追上臺積電了? 按照科學家們的分析,硅基芯片工藝的物理極限在1nm,之后基本上就沒法前進了。 發表于:11/29/2022 ?…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