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傳感技術相關文章 為什么全球先進的雷達感知技術企業紛紛青睞車都武漢? 隨著中國首條自動駕駛商用運營線路落地武漢 CBD,武漢率先邁出無人駕駛商業化應用關鍵一步,自動駕駛真的來了!據 Gartner 最新報告顯示,到 2023 年,全球可自動駕駛汽車凈增加量將達到 74 萬 5705 輛,高于 2019 年的 33 萬 2932 輛和 2018 年的 13 萬 7129 輛。這些數字并不代表銷量,而是自動駕駛汽車數量的凈變化。雷達感知技術自動駕駛項目的核心部件,因而其獲得了眾多公司的關注和投資。全球領先的 5 家自動駕駛企業將攜帶最新的產品技術于 2020 年 5 月 7-9 日亮相 AUTO TECH 2020 第七屆中國國際汽車技術展覽會|武漢展。 發表于:11/18/2019 DS新車型配備抗疲勞技術 探測到駕駛員注意力分散時發出警報 據外媒報道,汽車半導體供應商恩智浦半導體(NXP)發布了新的汽車UWB(超寬帶)IC。UWB提供精確、安全、實時的定位能力,是其他無線技術,如Wi-Fi、藍牙和GPS無法比擬的。該項技術旨在使配備UWB的汽車、手機和其他智能設備具有空間感知能力,從而使汽車能夠準確定位用戶所在位置。這是基于智能手機的汽車訪問系統首次可以與最先進的汽車密鑰一樣便利。用戶無需從口袋中拿出手機就可以打開并啟動汽車,并通過智能手機享受安全的遠程泊車。此外,新的UWB IC還可以提供保護,防止通過繼電器攻擊盜竊汽車。 發表于:11/18/2019 基于SPAD / SiPM技術的激光雷達方案 激光雷達(LiDAR)是一種測距技術,近年來越來越多地用于汽車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手勢識別和3D映射等應用。尤其在汽車領域,隨著傳感器融合的趨勢,LiDAR結合成像、超聲波、毫米波雷達,互為補足,為汽車提供全方位感知,為邁向更安全的自動駕駛鋪平道路。安森美半導體提供這全系列傳感器方案且技術遙遙領先,在單光子雪崩二極管(SPAD)和硅光電倍增管(SiPM)傳感器技術是市場領袖之一,提供完整的LiDAR方案,包括系統、傳感器、輸出和激光驅動器方案。 發表于:11/18/2019 性價比超高! Ouster推低成本高分辨率32通道激光雷達傳感器 據外媒報道,Ouster公司推出了全球性價比最高的32通道激光雷達傳感器 - OS1-32,該公司是一家領先的高分辨率激光雷達傳感器供應商,主要為自動駕駛汽車、機器人、安全和地圖等領域服務。該款OS1-32激光雷達通過以一個適當的價格,為研究人員、機器人專家和商用領域提供Ouster的高分辨率數字激光雷達技術,以加速開發和部署感知系統。 發表于:11/18/2019 是何因素讓全球先進雷達感知技術企業紛紛青睞車都武漢 隨著中國首條自動駕駛商用運營線路落地武漢CBD,武漢率先邁出無人駕駛商業化應用關鍵一步,自動駕駛真的來了!據 Gartner最新報告顯示,到2023年,全球可自動駕駛汽車凈增加量將達到74萬5705輛,高于2019年的33萬2932輛和2018年的13萬7129輛。這些數字并不代表銷量,而是自動駕駛汽車數量的凈變化。雷達感知技術自動駕駛項目的核心部件,因而其獲得了眾多公司的關注和投資。全球領先的5家自動駕駛企業將攜帶最新的產品技術于2020年5月7-9日亮相AUTO TECH 2020 第七屆中國國際汽車技術展覽會|武漢展。 發表于:11/18/2019 醫療研究人員開發可穿戴式的微流式細胞儀 羅格斯大學新不倫瑞克分校的研究人員創建了一種可穿戴的微流控阻抗細胞儀,可與智能手機建立無線連接。他們的技術可以添加到手表和其他可監測心率和身體活動的可穿戴設備中。 發表于:11/14/2019 選擇正確的加速度計,以進行預測性維護 傳統維護一般是預防性或糾正性維護,通常會占用很大一部分生產成本。現在,使用IIoT(工業物聯網)監測機器的健康狀態有助于實現預測性維護,讓行業人員能夠預測故障,從而大幅節省運營成本。 發表于:11/13/2019 艾邁斯半導體推出的新款溫度傳感器兼顧高精度和超低功耗 中國,2019年11月11日,全球領先的高性能傳感器解決方案供應商艾邁斯半導體(ams AG,瑞士股票交易所股票代碼:AMS)今日宣布推出AS621x系列溫度傳感器,這款高性能傳感器適用范圍十分廣泛,包括各種消費電子設備和可穿戴設備、與健康相關的監測系統以及供暖、通風和空調(HVAC)系統。 發表于:11/11/2019 健康教練可以提升可穿戴醫療設備的應用價值 醫療信息和管理系統協會(HIMSS)的報告以及可穿戴設備先驅Fitbit贊助的報告建議,健康教練 - 為醫生提供便利治療和教育的專業人員 - 可以幫助改善可穿戴設備中患者生成數據的使用。 發表于:11/10/2019 PM2.5傳感器產品技術原理和優缺點及選型建議參考 相信大家對PM2.5、PM10甚至PM1這些可吸入顆粒物的名詞并不陌生。特別是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大氣污染隨著工業化進程的進行而加重,霧霾早已成為了全民防控的空氣質量參數之一。我國陸續發布顆粒物監測儀器和監測方法相關標準。國務院發布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首次增加了PM2.5監測指標。 發表于:11/9/2019 FLIR為Veoneer提供熱感技術 助力L4自動駕駛汽車 據外媒報道,菲力爾公司(FLIR Systems, Inc.)宣布,其基于Boson?的熱感技術已被Tier1汽車供應商Veoneer采用,用于L4自動駕駛汽車生產。 發表于:11/9/2019 艾邁斯半導體榮膺ASPENCORE 全球年度最佳管理者與年度最佳傳感器獎項 摘要:艾邁斯半導體在ASPENCORE舉辦的全球雙峰會上獲得全球電子成就獎(WEAA)的全球年度最佳管理者與年度傳感器獎項。 發表于:11/8/2019 Allegro推出表面貼裝型完全集成式電流傳感器,使高電流密度應用的設計布局更加容易 美國新罕布什爾州曼徹斯特 - 運動控制和高能效系統電源以及傳感解決方案的全球領導廠商Allegro MicroSystems(以下簡稱Allegro)宣布,對廣受市場歡迎的高電流、完全集成式 ACS772/3 電流傳感器CB封裝系列進行重大易用性改進。 發表于:11/8/2019 適用于內燃機和混合動力發動機EVAP系統的壓力傳感器IC 近日,Melexis宣布推出專為測量汽車應用中極低壓力的相對壓力傳感器 IC MLX90821。據悉,MLX90821 采用最新的 MEMS 技術,是一款MEMS傳感器和CMOS信號處理芯片緊密集成于同一封裝的系統級封裝解決方案,適用于測量低至 50 mbar 高至 700 mbar 的燃油蒸汽壓力。因此,MLX90821 適用于專為內燃機或混合動力汽車設計的 EVAP系統(燃油蒸發控制系統)。 發表于:11/4/2019 韓國創企Bitsensing研發4D雷達設備 實現更安全的自動駕駛 據外媒報道,韓國初創公司Bitsensing希望在道路上構建一個雷達基礎設施,以提高道路安全,特別是自動駕駛汽車時代的道路安全。該公司研發了一種雷達設備,采用物聯網(IoT)技術嵌入傳感器,用于智能監控、天氣預報、自動駕駛和交通管理。 發表于:11/4/2019 ?…5051525354555657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