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全球首款主動安全AI電芯量產 7 月 27 日消息,7 月 23 日,德賽電池主動安全電芯?系統量產全球發布會在湖南長沙召開,此次發布會推出主動安全 AI 電芯和主動安全儲能系統解決方案。據悉,這也是全球首款主動安全 AI 電芯量產。 最新資訊 電子節能燈是如何工作的 ?什么是電子節能燈?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電子節能燈作為新一代的電照明設備,具有節電、明亮、易啟動、無頻閃、功率因數高、電源電壓范圍寬等突出優點,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發表于:6/7/2020 你知道PCB電路板可靠性設計 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越來越快,LED燈的技術也在不斷發展,為我們的城市裝飾得五顏六色。目前電子器材用于各類電子設備和系統仍然以印制電路板為主要裝配方式。實踐證明,即使電路原理圖設計正確,印制電路板設計不當,也會對電子設備的可靠性產生不利影響。例如,如果印制板兩條細平行線靠得很近,則會形成信號波形的延遲,在傳輸線的終端形成反射噪聲。因此,在設計印制電路板的時候,應注意采用正確的方法。 發表于:6/7/2020 電流互感器使用方法 電流互感器是依據電磁感應原理的,電流互感器是由閉合的鐵心和繞組組成,它的一次側繞組匝數很少,串在需要測量的電流的線路中,因此它經常有線路的全部電流流過,二次側繞組匝數比較多,串接在測量儀表和保護回路中,電流互感器在工作時,它的二次側回路始終是閉合的,因此測量儀表和保護回路串聯線圈的阻抗很小,電流互感器的工作狀態接近短路,電流互感器是把一次側大電流轉換成二次側小電流來使用,二次側不可開路。 發表于:6/7/2020 電流互感器變比與匝數的關系與換算 ?電流互感器中有很多復雜的定義,如果不是內行的話基本都不會理解,就比如說關于電流互感器穿心匝數和變比之間是什么關系,還真需要專業人員來給出比較全面的解說。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發表于:6/6/2020 為太陽能和工業電源供能效的電源模塊,你了解嗎 什么是為太陽能和工業電源供能效的電源模塊?它有什么作用?推動高能效創新的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代號:ON),推出了新的電源模塊,在高度集成和緊湊的封裝中提供極佳能效、可靠性和性能,增添至公司已然強固的電源半導體器件陣容。 發表于:6/6/2020 采用4 mm × 4 mm × 1.92 mm BGA封裝的低EMI Silent Switcher 1.2 A µModule穩壓器 擁擠的應用板上很難再集成高性能DC-DC POL轉換器。此外,電磁干擾(EMI)也是元件密度較高時不能忽視的問題,因此可選擇的電源解決方案十分有限。LTM8074 µModule®穩壓器能夠輕松克服這些限制因素。它設計緊湊,體積小巧,能夠輕松裝入PCB正面或背面的有限空間。LTM8074采用Silent Switcher®架構,無需安裝額外的濾波或屏蔽元件,即可通過嚴格的EMI測Low EMI, Silent Switcher, 1.2 A µModule Regulator in 4 mm × 4 mm × 1.92 mm BGA Package 試,有助于簡化設計和生產。 發表于:6/5/2020 技術文章—SiC MOSFET如何提升工業驅動器能源效率 由于電動馬達佔工業大部分的耗電量,工業傳動的能源效率成為一大關鍵挑戰。因此,半導體製造商必須花費大量心神,來強化轉換器階段所使用功率元件之效能。意法半導體(ST)最新的碳化硅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SiC MOSFET)技術,為電力切換領域立下全新的效能標準。 發表于:6/5/2020 利用BGA封裝的低EMI µModule穩壓器可簡化設計 擁擠的應用板上很難再集成高性能DC-DC POL轉換器。此外,電磁干擾(EMI)也是元件密度較高時不能忽視的問題,因此可選擇的電源解決方案十分有限。LTM8074 µModule®穩壓器能夠輕松克服這些限制因素。它設計緊湊,體積小巧,能夠輕松裝入PCB正面或背面的有限空間。LTM8074采用Silent Switcher®架構,無需安裝額外的濾波或屏蔽元件,即可通過嚴格的EMI測試,有助于簡化設計和生產。 發表于:6/5/2020 電源研發可能遇到哪些問題?這篇文章講透了 在電源研發的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這里有大牛多年研發電源問題及解答,一起學習吧! 發表于:6/5/2020 探討“電流驅動”電路 本文介紹的基于運放的電流檢測電路并不新鮮,它的應用已有些時日,但關于電路本身的討論卻比較少。在相關應用中它被非正式地命名為“電流驅動”電路,所以我們也沿用這一名稱。我們先來探究其基本概念。它是一個運算放大器及 MOSFET 電流源(注意,也可以使用雙極晶體管,但是基極電流會導致 1%左右的誤差)。圖 1A 顯示了一個基本的運算放大器電流源電路。把它垂直翻轉,就可以做高側電流檢測(如圖 1B 所示),在圖 1C 中重新繪制,顯示我們將如何使用分流電壓作為輸入電壓,圖 1D 是最終的電路。 發表于:6/4/2020 ?…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