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電子最新文章 全球晶圓代工市場份額排名(按季度) 近日Counterpoint Research 發布了從 2021 年第一季度到 2022 年第四季度全球半導體代工市場頂級參與者的季度收入份額。 發表于:1/17/2023 科學家發明鋰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新方法 可有效提升電池續航能力 新華社北京1月14日電(記者魏夢佳、王琳琳)電池是新能源汽車和消費電子產品的“心臟”,續航極大程度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買意愿。隨著市場對續航要求的不斷提升,高能量密度成為電池技術發展的主流趨勢。科學家以鋰電池正極材料為突破口,針對電池在高電壓服役時容易出現的失效和燃爆等安全問題,發明了一種材料制備新方法,可有效提升電池續航能力。 發表于:1/17/2023 瑞薩電子推出RL78/G15低功耗MCU, 提供RL78產品家族最小尺寸8引腳封裝選項 全球半導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瑞薩電子(TSE:6723)今日宣布,其低功耗RL78產品家族推出一款全新通用多功能微控制器(MCU)——RL78/G15。該器件以較小的封裝尺寸面向8位MCU應用。在8至20個引腳的封裝尺寸中包含眾多外設功能和4-8KB的代碼閃存,最小的8引腳器件尺寸僅為3mm x 3mm。這些特點旨在保持更小的系統尺寸,并降低工業、消費、傳感器控制、照明和變頻器等應用終端的系統成本。此外,其125°C的最大工作環境溫度有利于優化熱設計,可覆蓋更寬廣的溫度范圍,允許MCU在變頻電機等發熱部件附近使用。 發表于:1/17/2023 小芯片戰爭打響!誰將大獲全勝? 半導體行業已經從最初的初創企業、風險投資和垂直整合的公司演變為一個強勁增長、橫向整合和集中的供應鏈,已經過去了六年。小芯片(chiplet)是將塑造未來贏家和輸家以及由此產生的行業結構的主要趨勢之一。小芯片對于加速創業創新和提高設計師的生產力也至關重要。 發表于:1/17/2023 量子處理器發展的下一步 在為超越半導體的物理限制而開發的大量替代計算方法中,量子計算仍然是一個突出的研究領域,頂尖大學和大型科技公司都在致力于實現該技術所承諾的能力和性能實現。 發表于:1/17/2023 基于光量子集成芯片,多光子非線性量子干涉首次實現 1 月 17 日消息,據科技日報報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團隊任希鋒研究組與國外同行合作,基于光量子集成芯片,在國際上首次展示了四光子非線性產生過程的干涉。相關成果于 1 月 13 日發表在光學權威學術期刊《光學(Optica)》上。 發表于:1/17/2023 臺積電400億美元建設美國3nm芯片廠:成本高出5倍 原本只計劃在美國建設5nm芯片廠的臺積電在去年底態度大變,對美國的投資大增,而且先進工藝也要轉移出去,計劃投資400億美元建設3nm芯片廠。 發表于:1/16/2023 持續了數年的高增長態勢之后,掃地機器人行業的增速正逐漸放緩 掃地機器人,又稱自動打掃機、智能吸塵、機器人吸塵器等,是智能家用電器的一種,能憑借人工智能,自動在房間內完成地板清理工作。一般采用刷掃和真空方式,將地面雜物先吸納進入自身的垃圾收納盒,從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功能。一般來說,將完成清掃、吸塵、擦地工作的機器人,也統一歸為掃地機器人。 發表于:1/16/2023 滿足光伏逆變器應用需求,茂矽推出1200V/FS工藝IGBT 伴隨光伏行業的蓬勃發展和“雙碳”目標的提出;光伏建筑一體化,受到各項政策支持;目前,中國光伏發電行業經過近年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全球光伏發電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市場。2022年1-10月,中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36444萬千瓦,同比增長29.2%。 發表于:1/16/2023 新麒麟芯片現身!華為手機即將“王者歸來”? 集微網消息,近日,一張華為Mate 50 Pro的工程機頁面截圖在微博上廣為流傳,顯示搭載了名為麒麟kc10的處理器,有博主指出該芯片實際型號就是麒麟9010。 發表于:1/16/2023 支持 AV1 硬件解碼和 PipeWire 多媒體服務器,Kodi 20“Nexus”正式發布 IT之家 1 月 16 日消息,代號為“Nexus”的 Kodi 20 版本于今天正式發布。Kodi 是一款免費、開源和跨平臺的家庭影院軟件,適用于 GNU / Linux、Android、Raspberry Pi、iOS、tvOS、macOS 和 Windows 平臺。 發表于:1/16/2023 AMD悄悄公布31個CPU漏洞:4個極危險、Zen4高枕無憂 AMD近日非常低調地公布了多達31個CPU處理器安全漏洞,涉及多代速龍、銳龍、霄龍產品,但不影響最新的Zen4架構產品。 發表于:1/16/2023 Intel CPU工藝上演奇跡:6個季度內實現“1.8nm”量產 在先進工藝上,Intel這兩年被三星、臺積電領先了,但在CEO基辛格的帶領下,Intel目標是2025年重新成為半導體領導者,還定下了4年內掌握5代CPU工藝的宏大目標,如今已經是2023年了,距離目標只有2年。 發表于:1/16/2023 寧暢發布2023“冷靜計算”戰略與G50系列新品 ??1月12日,“極致冷靜 集智計算”2023寧暢新品暨品牌戰略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此次發布會上,寧暢帶來了搭載第四代英特爾® 至強® 可擴展處理器的G50服務器全系新品,并發布“冷靜計算”戰略。 發表于:1/16/2023 瀾起科技發布全新第四代津逮CPU 瀾起科技于近日發布其全新第四代津逮®CPU,旨在以卓越性能為云計算、企業應用、人工智能及高性能計算提供澎湃算力支持。 發表于:1/16/2023 ?…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