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Gartner:2024年全球半導體收入增長21% 根據Gartner的最終統計結果,2024年全球半導體總收入為6559億美元,較2023年的5421億美元增長了21%。同時,英偉達超越了三星電子和英特爾,首次躍居首位。 Gartner研究副總裁Gaurav Gupta表示:“前十大半導體廠商收入排名變動的主要原因在于強勁的AI基礎設施需求以及73.4%的內存收入增長。英偉達之所以能夠躍至首位,主要在于其獨立圖形處理單元(GPU)需求顯著增長,GPU已成為數據中心AI工作負載的首選。” Gupta表示:“供需失衡引起價格大幅反彈,三星電子的DRAM和閃存收入增長,得以繼續保持在第二位。英特爾2024年的半導體收入僅增長了0.8%,原因在于其主要產品線面臨的競爭威脅正在加劇,而且英特爾未能把握AI處理需求強勁增長這一機遇。”2023-2024年全球排名前十半導體廠商收入(單位:百萬美元) 最新資訊 有了它,師傅甩手不來了,工業鍋爐遠程監測解決方案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提高,工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生產設備的不斷創新.但是我國鍋爐自動化控制程度不高,目前鍋爐主要以人工巡檢為主。這種方式不僅費時費力且不能及時發現鍋爐運行過程中的隱患,而且運維成本巨大。如果處理問題不及時可能導致工作無法進行,甚至會發生火災。為了確保安全穩定生產采取高科技手段,為鍋爐建立全方位二十四小時的監控就顯得尤為重要。 發表于:1/24/2023 2023碳化硅產業趨勢:未來五到十年供應都會緊缺?國產SiC能成功上主驅嗎?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進入2023年的第一個月,碳化硅產業鏈就迎來不少好消息。國內多家碳化硅產業鏈企業獲得新的融資,多個碳化硅上下游的項目有了新進展,國內碳化硅全產業鏈都在春節前加速突破。 發表于:1/24/2023 中國自主造車2022猛沖猛打!高端市場BBA只剩BB 在全年銷量榜單里,比亞迪前十占六,特斯拉是唯一上榜外資品牌。如果按照價格來分,各價位銷量榜會不會有新的變化?又會有哪些品牌和車型上榜? 發表于:1/23/2023 用牙膏和番茄醬替換GPU涂抹的硅脂后:顯卡溫度神了 日前,德國CB進行了一次趣味的顯卡散熱探索,嘗試用包括奶酪、番茄醬、牙膏、土豆片甚至祛疹軟膏來代替硅脂,作為GPU芯片的散熱材料,最終結果如何呢? 發表于:1/23/2023 強力激光首次制造“虛擬避雷針” 英國《自然·光子學》雜志17日發表的一篇論文表明,朝向天空的強力激光能制造出一種“虛擬避雷針”,可轉移電擊路徑。這些發現可能為發電站、機場、發射臺等帶來更好的避雷方法。 發表于:1/22/2023 微型3D材料可提高燃料電池效率 澳大利亞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創造微型3D材料的新技術,最終可使氫電池等燃料電池更便宜、更可持續。近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志上的該研究,有可能在納米尺度上按順序“生長”互連的3D層次結構,這些結構具有支持能量轉換反應的獨特化學和物理特性。 發表于:1/22/2023 我國車聯網行業迎來高速發展期促進我國智能網聯行業升級 智能網聯汽車發展使得汽車產業鏈產生變革,新勢力廠商注入發展新活力,智能網聯車在傳統汽車基礎上通過ICT技術改造實現“自動化”、“網聯化”技術升級。同時,隨著新技術的創新發展與融合和5G商用進程深入,我國車聯網行業迎來高速發展期,車聯網滲透率與電動車智能化程度不斷提升,從而帶動通信模組、智能駕駛系統等行業需求進一步提升。未來在相關智能技術的加持下,車聯網將實現高效通行、綠色低碳,促進我國車聯網行業升級。 發表于:1/18/2023 2022年前三季度虧損23.76億元,小鵬汽車為什么舍得降價? 就在特斯拉宣布大幅下調產品價格之后不久,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呈現出了兩級分化現象。不少新能源車企仍以補貼滑坡為由,對旗下產品進行幾千到一萬元的漲價,但也有幾家車企跟進了特斯拉的降價,2023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個別車企的價格戰似乎一觸即發。 發表于:1/18/2023 這一次,小鵬汽車跟隨了特斯拉 眾所周知,特斯拉率先吹響了新能源車降價的號角,雖然降價是由多種因素促成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特斯拉去年四季度尤其是最后一個月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差勁,遭受了投資者的質疑。認為馬斯克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推特身上,致使特斯拉的表現不佳。其全球銷量和出貨量都沒有完成既定目標,為了提升銷量,特斯拉降價尋求以價格換空間。 發表于:1/18/2023 手機滲透車圈,能否為科技找到新宿主? 華為,蘋果,小米開始向汽車領域大舉進軍,既是由于電動汽車領域是未來主賽道,也是因為本身所處的智能手機領域正在逐漸飽和。 發表于:1/18/2023 ?…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