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Gartner:2024年全球半導體收入增長21% 根據Gartner的最終統計結果,2024年全球半導體總收入為6559億美元,較2023年的5421億美元增長了21%。同時,英偉達超越了三星電子和英特爾,首次躍居首位。 Gartner研究副總裁Gaurav Gupta表示:“前十大半導體廠商收入排名變動的主要原因在于強勁的AI基礎設施需求以及73.4%的內存收入增長。英偉達之所以能夠躍至首位,主要在于其獨立圖形處理單元(GPU)需求顯著增長,GPU已成為數據中心AI工作負載的首選。” Gupta表示:“供需失衡引起價格大幅反彈,三星電子的DRAM和閃存收入增長,得以繼續保持在第二位。英特爾2024年的半導體收入僅增長了0.8%,原因在于其主要產品線面臨的競爭威脅正在加劇,而且英特爾未能把握AI處理需求強勁增長這一機遇。”2023-2024年全球排名前十半導體廠商收入(單位:百萬美元) 最新資訊 開始專心搞電動化?轉型慢一步的本田還能趕上嗎? 眾所周知,相比電動車日系車企更加鐘愛混動和氫燃料電池車型的研發,導致日系車企電動化轉型進度較為緩慢,已經明顯落后于其他傳統車企;而隨著新能源汽車在全球范圍內的高速發展,電動化已然成為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大趨勢,這也讓日系品牌在中國和美國兩大純電動車市場錯失了不少份額。 發表于:1/31/2023 賈躍亭不是李斌,黃岡難成合肥 那廂雷丁汽車與濰坊的相愛相殺尚未全劇終,這廂法拉第未來又和黃岡結下了露水姻緣,真是“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 發表于:1/31/2023 一汽奔騰,活在紅旗陰影下 去年下半年的時候,一汽奔騰與某汽車行業媒體,在知名新媒體平臺今日頭條上鬧出一場風波。 發表于:1/31/2023 教程:補償放大器如何提供更高的壓擺率和更快的建立時間 本文介紹了補償放大器(例如ADA4895-2,增益高于+9時通常穩定)如何以低至+2的增益工作,與等效的內部補償放大器相比,如何提供更高的壓擺率和更快的建立時間。將介紹兩種方法,并強調每種電路的優缺點。 發表于:1/31/2023 教程:帶遲滯電路的反相/同相比較器的設計步驟 模擬電路 - 具有遲滯功能的同向/反向比較器 發表于:1/31/2023 教程:反饋電路分析方法詳解 本文介紹一種不需要斷開反饋環路的反饋分析方法——Bode 分析法。 此方法由H. W. Bode 在他的書Network Analysis and Feedback Amplifier Design 中提出。 發表于:1/31/2023 果鏈大PK:誰能率先擺脫蘋果依賴癥? 1月3日,有媒體報道稱,由于需求低迷,蘋果已要求供應商在2023年第一季度減少生產AirPods、MacBook和AppleWatch三大系列的零部件。 發表于:1/29/2023 市值一夜暴漲3800億!特斯拉為何又香了? 新品略財觀(原NBS新品略)關注到,1月28日消息,特斯拉連續第二日表現最佳,連續第二日盤中漲超10%,午盤刷新日高時,特斯拉日內漲超12.7%,最終收漲11%,刷新周四所創的2022年1月3日以來最大收盤漲幅,并創12月9日以來收盤新高,全周累漲逾33%,較1月低點101.81美元/股,漲2403億美元,合人民幣16342億美元,漲幅近75%。 發表于:1/29/2023 詳解目前最火的自主泊車技術 談起目前的自動駕駛技術,民眾們最為熟悉的一定是已經走入尋常百姓家的輔助駕駛功能。對比起L4甚至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司機們更相信將方向盤能時刻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有突發情況可以及時地進行接管。而目前消費者已經能體驗到的輔助駕駛功能之中,自主泊車絕對是技術難度最高,也最為實用的功能之一。想象一下,剛拿到駕照的新手司機,在狹窄的停車場里完成倒車入庫的場面,往往需要另一個同行者在旁邊幫忙指揮,同時也小心翼翼生怕剮蹭。而自主泊車技術的落地,將解決這一困擾新手司機許多年的難題,讓泊車不再痛苦,更加地方便。本文就帶領讀者了解目前最為火熱的輔助駕駛功能——自主泊車。 發表于:1/29/2023 電動化開局不利,豐田章男主動“退位”能否迎來轉機? 傳統汽車衛道士、豐“油”宗說的是他,對電動車嗤之以鼻也是他,作為汽車界的“傳奇人物”,豐田章男近日卻突然宣布“退位”。 發表于:1/29/2023 ?…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